樸斫之材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加工治理而尚未成器之材。
出處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博喻》:“膚表或不可以論中,望貌或不可以核能,仲尼似喪家之狗,公旦類樸斫之材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pǔ zhuó zhī cái
注音ㄆㄨˇ ㄓㄨㄛˊ ㄓ ㄘㄞˊ
繁體樸斫之材
感情樸斫之材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;用于書面語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血氣方剛(意思解釋)
- 徘徊觀望(意思解釋)
- 遲疑不決(意思解釋)
- 風流人物(意思解釋)
- 一朝權在手,便把令來行(意思解釋)
- 為民請命(意思解釋)
- 暈頭轉向(意思解釋)
- 零光片羽(意思解釋)
- 褒善貶惡(意思解釋)
- 滿山遍野(意思解釋)
- 天之驕子(意思解釋)
- 叫化子(意思解釋)
- 不費吹灰之力(意思解釋)
- 唯物主義(意思解釋)
- 親上成親(意思解釋)
- 反面無情(意思解釋)
- 一寸光陰一寸金(意思解釋)
- 安眉帶眼(意思解釋)
- 永垂不朽(意思解釋)
- 飯囊酒甕(意思解釋)
- 文山會海(意思解釋)
- 道山學海(意思解釋)
- 凹凸不平(意思解釋)
- 珍樓寶屋(意思解釋)
- 家無儋石(意思解釋)
- 香火姻緣(意思解釋)
- 閑情逸致(意思解釋)
- 舉止嫻雅(意思解釋)
※ 樸斫之材的意思解釋、樸斫之材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鳴鑼開道 | 鳴鑼:敲鑼。封建時代官吏出行時;前面差役敲鑼;吆喝行人回避。現多比喻為某種事物的產生制造輿論。 |
泥牛入海 | 泥塑的牛進入大海中就會化掉。比喻一去不返;杳無音信。 |
不敢茍同 | 茍:茍且。不敢隨便地同事。指對人對事抱慎重態度。 |
犬馬戀主 | 喻臣下眷懷君上。 |
上下其手 | 比喻暗中勾結;隨意玩弄手法;串通作弊。 |
投石問路 | 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無反應,借以探測情況。后用以比喻進行試探。 |
算盡錙銖 | 算:計算;錙銖:舊制1兩=4錙,1兩=24銖,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。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。指苛斂錢財。 |
兢兢戰戰 | 兢兢:小心謹慎的樣子;戰戰:畏懼的樣子。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。 |
水中撈月 | 到水中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費力氣。 |
欺善怕惡 | 欺侮善良者,懼怕兇惡者。 |
刀耕火種 | 指把草木燒成灰當作肥料;就地挖坑播下種子。指原始的農業耕作技術。也作“火耨刀耕”。 |
比眾不同 | 與大家相比,大不一樣。 |
馬牛其風 | 謂馬、牛奔逸。《書·費誓》:“馬牛其風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穎達疏:“僖四年《左傳》云:‘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。’賈逵云:‘風,放也,牝牡相誘謂之風。’然則馬牛風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遠去也。”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 |
生知安行 |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。 |
熱氣騰騰 | 熱氣:溫度高的氣體;騰騰:氣體不斷上升的樣子。原意為熱氣盛大。比喻情緒高漲;氣氛熱烈。 |
眾所瞻望 | 瞻望:仰望。大家所仰望的。形容為大家所敬仰。 |
歐風美雨 | 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。 |
無聲無息 | 息:音信;消息。沒有聲音;沒有氣息。形容沒有聲響;不為人覺察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憐香惜玉 | 憐、惜:愛護;愛憐;香、玉:比喻美女。比喻男子對美女的溫存、憐愛。 |
張徨失措 | 見“張皇失措”。 |
揮戈反日 | 揮舞兵器,趕回太陽。比喻排除困難,扭轉危局。 |
妖魔鬼怪 | 迷信的傳說中危害人類的妖精和魔鬼。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東西或人。 |
朝升暮合 | 零碎賣米。形容生活困難。 |
始終一貫 | 自始至終都一樣。 |
勿謂言之不預 | 不要說事先沒有說過,表示事前已講明白。 |
翼翼飛鸞 | 指飛翔的樣子。 |
風卷殘云 | 大風把殘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。比喻把殘存的東西掃蕩干凈;也用來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