棄筆從戎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猶投筆從戎。謂文人棄文就武。
出處唐·張鷟《游仙窟》:“兄及夫主,棄筆從戎,身死寇場,煢魂莫返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qì bǐ cóng róng
注音ㄑ一ˋ ㄅ一ˇ ㄘㄨㄥˊ ㄖㄨㄥˊ
繁體棄筆従戎
感情棄筆從戎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棄文就武。
近義詞投筆從戎、棄文就武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大名鼎鼎(意思解釋)
- 旁若無人(意思解釋)
- 個人主義(意思解釋)
- 橫眉冷對千夫指(意思解釋)
- 掉舌鼓唇(意思解釋)
- 如臂使指(意思解釋)
- 謙受益,滿招損(意思解釋)
- 萬馬奔騰(意思解釋)
- 衣錦還鄉(意思解釋)
- 酒后茶余(意思解釋)
- 連珠炮(意思解釋)
- 粗制濫造(意思解釋)
- 赴湯蹈火(意思解釋)
- 穢德垢行(意思解釋)
- 鈿合金釵(意思解釋)
- 牛刀小試(意思解釋)
-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(意思解釋)
- 恐后爭先(意思解釋)
- 斷織勸學(意思解釋)
- 各行其是(意思解釋)
- 閑情逸趣(意思解釋)
- 卑鄙齷齪(意思解釋)
- 笑貌聲音(意思解釋)
- 前仆后繼(意思解釋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釋)
- 今古奇觀(意思解釋)
- 慮周藻密(意思解釋)
- 冒失鬼(意思解釋)
※ 棄筆從戎的意思解釋、棄筆從戎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秋高氣和 | 形容秋空高朗、天氣晴和。 |
倒果為因 | 把結果當成原因,顛倒了因果關系。 |
經幫緯國 | 經、緯:本指絲織物的縱線和橫線,引申為治理、規劃;邦:國家。指治理國家。 |
上氣不接下氣 | 形容因為勞累或焦急而氣喘得很厲害。 |
自拔來歸 | 拔:擺脫,離開。自覺離開惡劣環境,歸向光明。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。 |
名山大川 |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。 |
夢幻泡影 | 佛教用語。認為世界上的事物都象夢境、幻術、水泡和影子一樣空虛。后比喻空虛而容易破滅的幻想。 |
高屋建瓴 | 建:倒水,潑水;瓴:盛水的瓶子。把瓶子里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。比喻居高臨下,不可阻遏。 |
匡亂反正 | 消除混亂局面,恢復正常秩序。 |
防患于未然 | 患:災禍;未然:沒有這樣,指尚未形成。防止事故或禍害于尚未發生之前。 |
浪費筆墨 |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過于繁瑣。 |
損人不利己 | 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。 |
夜深人靜 | 深夜沒有人聲;非常寂靜。 |
爭先恐后 | 爭著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明爭暗斗 |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;形容內部鉤心斗爭;互相爭斗的情況。 |
驚心動魄 |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;使人感受極深;震動極大。后形容令人震驚、感動、緊張之極。 |
餓虎吞羊 |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貪婪。 |
刀光劍影 | 刀的閃光;劍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;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。現用于壞人就要行兇;干壞事。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。 |
語重心長 | 重:鄭重。懇切話說得誠懇;有分量;心意深長。 |
滿招損,謙受益 | 自滿會招致損失,謙虛可以得到益處。 |
走南闖北 | 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闖蕩。 |
不能自拔 | 拔:擺脫。不能將自己拔出來。指陷進很深的境地;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。 |
雷霆萬鈞 | 雷霆:暴雷;霹靂;鈞:古代的重量單位;一鈞合15公斤。形容威力極大;不可阻擋。 |
定國安邦 | 邦:國家。治理和保衛國家,使國家安定穩固。 |
共為唇齒 | 比喻互相輔助。 |
散帶衡門 |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。 |
手不釋書 | 猶手不釋卷。 |
白草黃云 | 形容邊塞荒漠凄涼的景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