辱國殄民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見“辱國殃民”。
出處明·劉基《春秋明經》:“他日西鄙之伐,辱國殄民,果誰之所致乎!”
基礎信息
拼音rǔ guó tiǎn mín
注音ㄖㄨˇ ㄍㄨㄛˊ ㄊ一ㄢˇ ㄇ一ㄣˊ
繁體辱國殄民
感情辱國殄民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辱國殃民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香草美人(意思解釋)
- 結黨營私(意思解釋)
- 樂道好古(意思解釋)
- 言而無信(意思解釋)
- 蝶粉蜂黃(意思解釋)
- 鬼瞰其室(意思解釋)
- 安眉帶眼(意思解釋)
- 春冰虎尾(意思解釋)
- 拔茅連茹(意思解釋)
- 氣吞牛斗(意思解釋)
- 海水不可斗量(意思解釋)
- 千里送鵝毛,禮輕情意重(意思解釋)
- 進讒害賢(意思解釋)
- 比眾不同(意思解釋)
- 樹欲靜而風不止(意思解釋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釋)
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釋)
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釋)
- 愛毛反裘(意思解釋)
- 苦口婆心(意思解釋)
- 駕輕就熟(意思解釋)
- 義不容辭(意思解釋)
- 茍合取容(意思解釋)
- 以夷制夷(意思解釋)
- 改惡向善(意思解釋)
- 小巫見大巫(意思解釋)
- 除惡務本(意思解釋)
- 遙遙無期(意思解釋)
※ 辱國殄民的意思解釋、辱國殄民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脆而不堅 | 脆弱而不堅實。形容虛有其表。 |
士別三日,刮目相待 | 指別人已有進步,當另眼相看。 |
束手無策 | 策:辦法。就像手被捆住一樣;一點辦法也沒有。 |
大名鼎鼎 | 鼎鼎:聲威盛大的樣子。 |
新仇舊恨 | 新仇加舊恨。形容仇恨深。 |
浪費筆墨 |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過于繁瑣。 |
存而不議 | 存:保留;議:討論。指把問題保留下來,暫不討論。 |
兵無常勢 | 兵:戰爭;常:常規、不變;勢:形勢。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。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。 |
穩操勝券 | 穩:穩當地;操:拿著;掌握。穩穩地拿著勝利的憑證。比喻有勝利的把握。 |
夷為平地 | 夷:拉平,鏟平。鏟平使成一塊平地。 |
將寡兵微 | 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敗。兵少將少。形容兵力薄弱。 |
春冰虎尾 | 踩著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。比喻處境非常危險。 |
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 | 諺語。比喻只要有決心,肯下功夫,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動魄驚心 | 使人神魂震驚。原指文辭優美,意境深遠,使人感受極深,震動極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。 |
通俗易懂 |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。 |
將奪固與 | 要想得到,必先給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扭直作曲 | 比喻是非顛倒。 |
分門別類 | 門:類;別:區別。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。 |
身敗名裂 | 地位喪失;名聲敗壞。現在也形容干了壞事;遭到徹底失敗。 |
起死回生 |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。形容醫術高明。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。 |
氣味相投 | 氣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來。指人思想作風相同;彼此很合得來。 |
不合時宜 | 時宜:當時的需要或時尚。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。 |
迷離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。 |
前赴后繼 | 赴:奔赴。前面的沖上去了;后面的緊跟上來。形容不斷投入戰斗;奮勇沖殺向前。 |
茍合取容 | 茍合:茍且附合;取容:取悅,討好。茍且迎合,取悅于人。 |
人盡其才 | 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。盡:全部用出。 |
師嚴道尊 | 為師之道要尊貴、莊嚴。《禮記 學記》:“凡學之道,嚴師為難。師嚴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學。”宋 韓淲《澗泉日記》:“鄭康成事馬融,三年不得見,乃使高業弟傳授于玄……漢之師道尊嚴如此。” |
揮戈反日 | 揮舞兵器,趕回太陽。比喻排除困難,扭轉危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