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枯石死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極言年代久遠。
出處明·劉基《沁園春》詞:“任龍蛇歌怨,桑榆煙盡,山枯石死,畢竟何成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shān kū shí sǐ
注音ㄕㄢ ㄎㄨ ㄕˊ ㄙˇ
感情山枯石死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定語、賓語、狀語;用于盟誓。
近義詞海枯石爛
反義詞朝三暮四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債臺高筑(意思解釋)
- 秋高氣和(意思解釋)
- 苦中作樂(意思解釋)
- 一軌同風(意思解釋)
- 噓寒問暖(意思解釋)
- 披肝瀝膽(意思解釋)
- 老奸巨猾(意思解釋)
- 響答影隨(意思解釋)
- 七搭八扯(意思解釋)
- 南轅北轍(意思解釋)
- 損人不利己(意思解釋)
- 不僧不俗(意思解釋)
- 牛口之下(意思解釋)
- 鼻青臉腫(意思解釋)
- 龍騰虎躍(意思解釋)
- 有權有勢(意思解釋)
- 性急口快(意思解釋)
- 主明臣直(意思解釋)
- 罄竹難書(意思解釋)
- 異途同歸(意思解釋)
- 十惡不赦(意思解釋)
- 凹凸不平(意思解釋)
- 家無儋石(意思解釋)
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釋)
- 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(意思解釋)
- 唇槍舌劍(意思解釋)
- 受益匪淺(意思解釋)
- 子繼父業(意思解釋)
※ 山枯石死的意思解釋、山枯石死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壯氣吞牛 | 形容氣勢雄壯遠大。 |
不正之風 | 不正當的社會風氣。 |
從俗浮沉 | 順著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。 |
前因后果 | 佛教講;先前種什么因;后來就結什么果;指事情發生的起因和它的結果。指事情的全部過程。 |
靡所底止 | 謂沒有止境。 |
丑聲遠播 | 壞名聲傳播得很遠。 |
命中注定 | 命:命運;人一生的遭遇;注定:預先決定。舊時迷信說法;指命運早已決定了。 |
苦思冥想 | 絞盡腦汁,深沉地思索。 |
可想而知 | 想:推想。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。 |
懸崖勒馬 |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。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。勒:收住韁繩。 |
以弱制強 | 以:用,靠。弱:弱小。制:制服。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。亦作“以弱斃強”。 |
一哄而起 | 喧鬧;起哄。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。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。 |
顧影弄姿 | 顧影:看著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種姿態。對著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種姿態。形容賣弄身形,自我欣賞。 |
語短情長 | 語言簡短,情意深長。 |
燕雀安知鴻鵠志 | 鴻鵠:天鵝。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。 |
生公說法 | 生公:晉末高僧竺道生,世稱生公。竺道生解說佛法,能使頑石點頭。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,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。 |
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。 |
舉直錯枉 | 舉:選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錯:通“措”,廢棄,放棄。枉:彎曲,比喻邪惡之人。起用正直賢良,罷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舉直厝枉”、“舉直措枉”。 |
心煩意亂 | 心情煩躁;思緒紛亂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。煩:煩躁;意:心緒;心思。 |
鳳協鸞和 | 形容夫妻和睦,感情融洽。 |
依樣畫葫蘆 |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;也作“依樣葫蘆”;“比著葫蘆畫瓢”、“照葫蘆畫瓢”。 |
立竿見影 |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見功效。 |
勤學苦練 | 認真學習,刻苦訓練。 |
饑不擇食 |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。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。 |
雷大雨小 | 比喻說得多,做得少,聲勢很大,實效很小。 |
認賊作父 | 把壞人當作父親;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。 |
坐以待斃 | 待:等待;斃:死。坐著等死。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。 |
北斗之尊 |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。比喻地位非常尊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