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短取長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短:短處,缺點;長:長處,優點。不計較別人缺點,取其長處,予以錄用。
出處《漢書·藝文志》:“若能修六藝之術,而觀此九家之言,舍短取長,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。”
例子及其在位,廉方自守,所交皆舍短取長,好成人之美。(《后漢書 李杜列傳》)
基礎信息
拼音shě duǎn qǔ cháng
注音ㄕㄜˇ ㄉㄨㄢˇ ㄑㄨˇ ㄔㄤˊ
繁體捨短取長
感情舍短取長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拋棄缺點吸收優點。
近義詞舍短錄長、舍短從長
英語overlook somebody's shortcoming and make much of his merit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直言賈禍(意思解釋)
- 二百五(意思解釋)
- 飽食終日,無所事事(意思解釋)
- 順口溜(意思解釋)
- 心灰意冷(意思解釋)
- 無時無刻(意思解釋)
- 平淡無奇(意思解釋)
- 群龍無首(意思解釋)
- 挖空心思(意思解釋)
- 己溺己饑(意思解釋)
- 婆婆媽媽(意思解釋)
- 令人滿意(意思解釋)
- 雷霆萬鈞(意思解釋)
- 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(意思解釋)
- 熟能生巧(意思解釋)
- 令人作嘔(意思解釋)
- 比眾不同(意思解釋)
- 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(意思解釋)
- 坐懷不亂(意思解釋)
- 狂風暴雨(意思解釋)
- 壯心不已(意思解釋)
- 慌不擇路(意思解釋)
- 惹是生非(意思解釋)
- 冠履倒易(意思解釋)
- 息兵罷戰(意思解釋)
- 舉措不當(意思解釋)
- 一清二楚(意思解釋)
- 一時無兩(意思解釋)
※ 舍短取長的意思解釋、舍短取長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書通二酉 | 比喻讀書甚多,學識豐富精湛。二酉,指大酉山、小酉山。據說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,相傳秦人于此而學,因留之。見《太平御覽》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《荊州記》。后因以此為喻。 |
隔靴搔癢 | 隔著靴子撓癢癢。原為禪宗用語;比喻領會佛理不夠透徹;未能悟境觸機。后比喻說話寫文章沒有抓住主題;不中肯;不貼切;或做事沒有抓住關鍵;不解決問題。 |
敵眾我寡 | 敵方人數多;我方人數少。多形容雙方對峙;眾寡懸殊。 |
付之一炬 | 付:交給;之:它;炬:火把;一炬:一把火。給它一把火燒光。指用火燒毀。 |
長夜之飲 | 指通宵宴飲。 |
形神不全 | 形:形體;神:精神。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。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。 |
意氣風發 | 意氣:意志和氣概;風發:形容俊偉豪邁。形容氣概豪邁;精神振奮。 |
拭目以待 | 擦亮眼睛等著瞧。形容期望很迫切。也表示確信某件事情一定會出現。 |
壞法亂紀 | 破壞法制和紀律。 |
躡手躡腳 | 躡:放輕腳步。形容動作很輕;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;或偷偷地跟隨。 |
推三阻四 | 找各種借口推托、阻撓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快心滿志 | 見“快心遂意”。 |
營私舞弊 | 營:謀求;舞:玩弄;弊:壞事。為了謀求私利而玩弄欺騙手段;違法亂紀。 |
不卑不亢 | 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火燭銀花 | 猶火樹銀花。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。 |
表里如一 | 表:外表;里:內心。外表和內心一個樣。外表與內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論、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
將寡兵微 | 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敗。兵少將少。形容兵力薄弱。 |
祖傳秘方 | 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。 |
比眾不同 | 與大家相比,大不一樣。 |
材雄德茂 | 指才德杰出。 |
笑貌聲音 | 笑貌:表情;聲音:談吐。指人的言談、態度等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心小志大 | 辦事小心,抱負遠大。 |
月兒彎彎照九州,幾家歡樂幾家愁 | 九州:指全中國。月亮普照全中國,而人間苦樂不同,少數人過著吃喝玩樂奢侈豪華的生活,好多人卻過著饑寒交迫的苦日子。 |
不問青紅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 |
繁榮富強 | 繁榮:(經濟或事業)蓬勃發展;興盛;富強:(國家)生產豐富;力量強大。形容國家興旺發達;富足強大。 |
振聾發聵 | 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(發:開啟;聵:耳聾)。比喻喚醒糊涂、麻木的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