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書五經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四書:亦稱四子書,即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;五經: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經典。
出處漢 班固《白虎通 五經》:“五經何謂?謂《易》、《尚書》、《詩》、《禮》、《春秋》也。宋 朱熹著有《四書集注》。
例子君子是只讀四書五經,做八股,非常規矩的。(魯迅《二心集 上海文藝之一瞥》)
基礎信息
拼音sì shū wǔ jīng
注音ㄙˋ ㄕㄨ ㄨˇ ㄐ一ㄥ
繁體四書五經
感情四書五經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主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儒家經典。
英語The Four Books and The Five Classics in China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同病相憐(意思解釋)
- 秋水伊人(意思解釋)
- 進本退末(意思解釋)
- 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(意思解釋)
- 夫唱婦隨(意思解釋)
- 不攻自破(意思解釋)
- 營私舞弊(意思解釋)
- 化鴟為鳳(意思解釋)
- 作亂犯上(意思解釋)
- 鴻儒碩學(意思解釋)
- 光前啟后(意思解釋)
- 難上加難(意思解釋)
- 粗服亂頭(意思解釋)
- 舞刀躍馬(意思解釋)
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釋)
- 面有難色(意思解釋)
- 將功折罪(意思解釋)
- 公子哥兒(意思解釋)
- 超然物外(意思解釋)
- 子繼父業(意思解釋)
- 充耳不聞(意思解釋)
- 狂風暴雨(意思解釋)
- 駕輕就熟(意思解釋)
- 別有用心(意思解釋)
- 叫苦不迭(意思解釋)
- 半新不舊(意思解釋)
-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(意思解釋)
- 憐香惜玉(意思解釋)
※ 四書五經的意思解釋、四書五經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徘徊觀望 | 徘徊:來回地行走。形容應該決斷時猶豫的樣子。 |
一朝權在手,便把令來行 | 一旦掌了權,就發號施令,指手畫腳。 |
安內攘外 | 原就藥的療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內部,排除外患。 |
易子而教 | 易:交換。交換孩子進行教育。 |
平淡無奇 | 奇:特殊。平平淡淡;沒有什么顯著的、出色的地方。 |
拉大旗作虎皮 |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、蒙騙人。 |
成竹在胸 | 成竹:現成完整的竹子。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。 |
指天誓日 | 指著蒼天;對著太陽發誓。表示態度堅定或忠誠。 |
行不顧言 | 顧言:顧及自己所說的話。為人處事不守信用。 |
白發蒼蒼 | 蒼蒼:灰白色。形容年邁而頭發花白。 |
形影相吊 |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;相互慰問。形容非常孤單;沒有伴侶。吊:慰問。 |
國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國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練了;就能找到竅門。 |
黑天半夜 | 指深更半夜。 |
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稱冒險犯法;不顧性命的人。亡:無;命:名;亡命:逃匿則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類人(含貶義)。 |
輕重緩急 | 緩:慢;不急。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。 |
妙語連珠 | 連珠:串珠;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。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。 |
鷸蚌相爭 | “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”的省語。比喻雙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。 |
黃鐘毀棄 | 毀:毀壞;棄:拋棄;黃鐘:古樂器;音調最為洪亮。黃鐘被毀壞被拋棄。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。 |
伸手不見五指 | 形容光線非常暗,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。 |
寥寥無幾 | 寥:稀少;很少;無幾:沒有幾個。形容非常稀少;沒有幾個。 |
竹籃打水一場空 |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。 |
麻木不仁 | 不仁:失去感覺能力。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;對刺激沒有感覺。形容思想不敏銳;對事物反應遲鈍;漠不關心。 |
以夷制夷 | 夷: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。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;使其相互沖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拼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 | 剮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難的事,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。 |
改惡向善 | 指不再做惡,重新做好人。 |
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 |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,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,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。 |
妖魔鬼怪 | 迷信的傳說中危害人類的妖精和魔鬼。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東西或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