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阿倒持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倒拿著劍,把劍柄給別人。比喻把大權交給別人,自己反受其害。
出處《漢書·梅福傳》:“至秦則不然,張誹謗之罔,以為漢驅除,倒持太阿,授楚其柄?!?/p>
例子郭沫若《十批判書·韓非子的批判》:“與臣下相共便是太阿倒持,結果便會為臣下所劫弒?!?/p>
基礎信息
拼音tài ē dào chí
注音ㄊㄞˋ ㄜ ㄉㄠˋ ㄔˊ
感情太阿倒持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使自己被動。
近義詞倒持太阿、授人一柄
英語surrender one's power to another as who holds the sword backward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離世遁上(意思解釋)
- 笑罵由他笑罵,好官我自為之(意思解釋)
- 習非成是(意思解釋)
- 阿世取容(意思解釋)
- 弦外之響(意思解釋)
- 不卑不亢(意思解釋)
- 自食其果(意思解釋)
- 困而不學(意思解釋)
- 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(意思解釋)
- 雨散風流(意思解釋)
- 目眩心花(意思解釋)
- 討價還價(意思解釋)
- 歌舞升平(意思解釋)
- 文治武功(意思解釋)
- 意興索然(意思解釋)
- 恐后爭先(意思解釋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釋)
- 卑鄙齷齪(意思解釋)
- 裊裊婷婷(意思解釋)
- 踵武前賢(意思解釋)
- 不寧唯是(意思解釋)
- 坐以待斃(意思解釋)
- 意料之外(意思解釋)
- 惴惴不安(意思解釋)
- 竹籃打水一場空(意思解釋)
- 秀才不出門,全知天下事(意思解釋)
- 振聾發聵(意思解釋)
- 暗香疏影(意思解釋)
※ 太阿倒持的意思解釋、太阿倒持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博學多聞 | 博學:廣博。學識廣博,見聞豐富。 |
燈蛾撲火 | 比喻自己找死。 |
明若觀火 | 象看火那樣清楚。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。 |
自怨自艾 | 原指自己悔恨;自己改正?,F形容悔恨交加。怨:悔恨;艾:割草;改正。 |
引鬼上門 | 比喻招來壞人。 |
秋水伊人 | 指思念中的那個人。 |
舉世混濁 | 舉:全?;鞚幔翰磺迕?。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。比喻世道昏暗。 |
盲人說象 | 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。 |
想望豐采 | 見“想望風采”。 |
柳暗花明又一村 |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,后借喻突然出現新的好形勢。 |
銷聲匿跡 | 不出聲;不露面。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。銷:消失。 |
來蹤去跡 | 蹤、跡:腳印。來去的蹤跡;指人、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萬無一失 | 指絕對不會出差錯。萬:形容很多;失:差錯。 |
角巾素服 | |
不到黃河心不死 |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。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。 |
語短情長 | 語言簡短,情意深長。 |
紛亂如麻 | 麻:麻團。交錯雜亂像一團亂麻。 |
前腳后腳 | 比喻緊跟著。 |
進銳退速 | 銳:迅速。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。 |
罪上加罪 | 指罪惡更為嚴重。 |
倒裳索領 | 索:搜尋、尋求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。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。 |
大腹便便 | 便便:肥胖的樣子。肚子又大又肥。形容人長得非常肥胖。多指腹內空虛而言。現也多用形容不勞而獲的人。 |
便還就孤 | 就撤回到我這里.。 |
意興索然 | 索然:全無,空盡。興致全無。形容一點興致也沒有。亦作“興致索然”。 |
東施效顰 |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;顯得更美。鄰里丑女(后稱東施);機械地模仿;也皺起眉頭;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(效:模仿;顰:皺眉頭)。比喻不顧具體條件;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;結果適得其反;顯得可笑。 |
目無全牛 |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。 |
珠還合浦 | 合浦:漢代郡名,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。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。 |
斗南一人 | 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天下,海內。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