螳螂捕蟬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蟬:知了。螳螂捉蟬,不知潛在危險。比喻目光短淺。
出處漢·趙曄《吳越春秋》:“螳螂捕蟬,志在有利,不知黃雀在后啄之。”
例子高陽《胡雪巖全傳·平步青云》下冊:“小狗子哪知道‘螳螂捕蟬,黃雀在后’,聽得聲音,轉臉來看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táng láng bǔ chán
注音ㄊㄤˊ ㄌㄤˊ ㄅㄨˇ ㄔㄢˊ
繁體螳蜋捕蟬
感情螳螂捕蟬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指人目光短淺。
近義詞急功近利、鼠目寸光
反義詞瞻前顧后
英語The mantis stalks the cicada.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歌鶯舞燕(意思解釋)
- 痛定思痛(意思解釋)
- 敵眾我寡(意思解釋)
- 死要面子(意思解釋)
- 富貴不淫,威武不屈(意思解釋)
- 簞瓢屢空(意思解釋)
- 浪費筆墨(意思解釋)
- 雪兆豐年(意思解釋)
- 三人行,必有我師(意思解釋)
- 擦肩而過(意思解釋)
- 因噎廢食(意思解釋)
- 結駟連騎(意思解釋)
- 救經引足(意思解釋)
- 目眩心花(意思解釋)
- 光前裕后(意思解釋)
- 抱恨黃泉(意思解釋)
- 飯囊酒甕(意思解釋)
- 聰明反被聰明誤(意思解釋)
- 鮮血淋漓(意思解釋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釋)
- 笑貌聲音(意思解釋)
- 屢試不爽(意思解釋)
- 今古奇觀(意思解釋)
- 蕩然無余(意思解釋)
- 師嚴道尊(意思解釋)
- 發人深思(意思解釋)
- 顧影自憐(意思解釋)
- 妨功害能(意思解釋)
※ 螳螂捕蟬的意思解釋、螳螂捕蟬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將在軍,君命有所不受 | 將:將領;受:接受。將領遠征在外可以相機作戰,不必事先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。 |
楊柳依依 | 楊柳:古詩文中楊柳通用,泛指柳樹。依依:輕柔的樣子。古人送行,折柳相贈,表示依依惜別。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。 |
神出鬼入 | 出:出現。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。形容出沒無常,不可捉摸。后泛指行動變化迅速。 |
春山如笑 |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。 |
餓虎吞羊 |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貪婪。 |
毀于一旦 | 一旦:一天。指得來不易的東西;一下子就毀掉了。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或來之不易的東西一下子被毀滅掉。 |
知其不可而為之 |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堅決。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。 |
偶一為之 | 偶:偶爾;偶然;為:做;干;之:代詞;代某件事。偶爾做一回。 |
水中撈月 | 到水中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費力氣。 |
道山學海 | 道、學:學問。學識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學識淵博。 |
讀書種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切樹倒根 | 比喻徹底。 |
輕重緩急 | 緩:慢;不急。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。 |
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。 |
眾所瞻望 | 瞻望:仰望。大家所仰望的。形容為大家所敬仰。 |
惴惴不安 | 指擔心害怕(惴惴:恐懼、擔憂的樣子)。 |
別有用心 | 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。 |
如火如荼 | 荼:音圖。像火一樣紅;像茅草花一樣白。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。 |
色厲內荏 | 色:神色;歷:歷害;內:內心。荏:軟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嚴厲強硬;內心怯懦軟弱。 |
無聲無息 | 息:音信;消息。沒有聲音;沒有氣息。形容沒有聲響;不為人覺察。 |
亡魂失魄 | 魂、魄: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,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。形容驚慌憂慮、心神不定、行動失常的樣子。 |
面授機宜 | 面:當面;授:教;傳授;機宜:適應時機的對策、辦法。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。 |
餓殍滿道 | 殍:餓死的人。滿路都是因饑餓而死的人的尸體。形容饑荒災禍嚴重,人民大量死于饑寒的慘狀。 |
古來今往 | 從古代到現代。 |
斷子絕孫 | 指沒有子孫后代。多用作詛咒語。 |
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 | 泛指自己經歷的事,自己知道甘苦。 |
上樓去梯 | 比喻進行極其秘密的謀劃。也比喻誘人上當。 |
亂瓊碎玉 | 指雪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