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共有無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謂互相接濟;互通有無。
出處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魏志·楊俊傳》:“俊振濟貧乏,通共有無。”
例子宋·葉適《<歸愚翁文集>序》:“方其家居,得朋友,通共有無,并坐接席,不知歲月遷改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tōng gòng yǒu wú
注音ㄊㄨㄥ ㄍㄨㄥˋ 一ㄡˇ ㄨˊ
繁體通共有無
感情通共有無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互通有無、通無共有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痛痛快快(意思解釋)
- 寸進尺退(意思解釋)
- 燈蛾撲火(意思解釋)
- 不屑一顧(意思解釋)
- 隔靴搔癢(意思解釋)
- 體恤入微(意思解釋)
- 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(意思解釋)
- 舉重若輕(意思解釋)
- 自強不息(意思解釋)
- 風流才子(意思解釋)
-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(意思解釋)
- 節哀順變(意思解釋)
- 塵外孤標(意思解釋)
- 難上加難(意思解釋)
- 吳頭楚尾(意思解釋)
- 進讒害賢(意思解釋)
- 黃耳傳書(意思解釋)
- 道山學海(意思解釋)
- 比眾不同(意思解釋)
- 狼吞虎咽(意思解釋)
- 伸手不見五指(意思解釋)
- 半新不舊(意思解釋)
- 縱橫四海(意思解釋)
- 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(意思解釋)
- 長他人志氣,滅自己威風(意思解釋)
- 顧影自憐(意思解釋)
- 絕路逢生(意思解釋)
- 死胡同(意思解釋)
※ 通共有無的意思解釋、通共有無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不辱使命 | 辱:辜負,玷辱。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。 |
鬼爛神焦 | 形容火災慘烈,眾多的人被燒死。 |
天之驕子 | 驕子:寵兒。老天爺的寵兒。漢朝人因匈奴極為強盛而稱之為“天之驕子”;意即匈奴為天所驕寵。現指條件極其優越;特別幸運的人。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貢獻的人。 |
明爭暗斗 |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;形容內部鉤心斗爭;互相爭斗的情況。 |
庖丁解牛 | 庖丁:廚師。廚師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觀規律的人;技術純熟神妙;做事得心應手。 |
反面無情 | 翻臉不講情面。形容對人的態度突然變壞;不留情面。 |
新官上任三把火 |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。 |
面有難色 |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奮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斷章截句 | 不顧上下文義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彎曲原意。斷、截:割裂。 |
色厲內荏 | 色:神色;歷:歷害;內:內心。荏:軟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嚴厲強硬;內心怯懦軟弱。 |
走過場 | 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,卻不實干。 |
馳魂宕魄 | 形容振撼心靈。 |
扯旗放炮 | 比喻公開張揚。 |
連車平斗 | 形容冗員很多。 |
神不知鬼不覺 | 指形跡隱秘,不為人知。 |
打開天窗說亮話 | 比喻無須規避,公開說明。 |
冠履倒易 |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,尊卑不分。 |
掛冠歸去 | 冠:帽子,這里指官帽。把官帽取下掛起來。比喻辭官回家。 |
口是心非 | 心口不一致;口上說一套;心里想一套。形容心口不一致。 |
記憶猶新 | 猶:還;仍然。對過去的往事仍然刻記得清清楚楚;好像剛剛發生一樣。形容印象極其深刻。 |
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 | 泛指自己經歷的事,自己知道甘苦。 |
解甲休兵 | 見“解甲休士”。 |
三月不知肉味 | 三個月之內吃肉不覺得有味道。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記了其它事情。也借用來形容幾個月不吃肉。 |
百尺竿頭,更進一步 | 佛家語,比喻道行、造詣雖深,仍需修煉提高。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,但不能滿足,還要進一步努力。 |
駢拇枝指 | 駢母:腳上的拇指與第二趾合成一趾;枝指:手上大拇指帝多生一指。比喻多余的、無用的東西。 |
入鄉隨俗 | 到一個地方;就順從當地習俗。常用以形容隨遇而安。 |
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 | 相:估量,評價。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來量一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