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休共戚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亦作“同休等戚”。①謂同歡樂共憂患。形容關系密切,利害一致。②偏指共患難。
出處《周書·尉遲迥傳》:“吾居將相與國舅甥,同休共戚,義由一體。”
例子清·李漁《巧團圓·防辱》:“指望他早去早回,畢了婚姻之事,也有個同休共戚之人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tóng xiū gòng qī
注音ㄊㄨㄥˊ ㄒ一ㄡ ㄍㄨㄥˋ ㄑ一
繁體同休共慼
感情同休共戚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休戚相關、同休等戚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信口開合(意思解釋)
- 一路風塵(意思解釋)
- 二百五(意思解釋)
- 個人主義(意思解釋)
- 挺身而出(意思解釋)
- 白費心機(意思解釋)
- 筋疲力竭(意思解釋)
- 綽有余裕(意思解釋)
- 有約在先(意思解釋)
- 苦口之藥(意思解釋)
- 危急關頭(意思解釋)
- 乳臭未干(意思解釋)
- 凹凸不平(意思解釋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釋)
- 奇貨可居(意思解釋)
- 東施效顰(意思解釋)
- 捫心自問(意思解釋)
- 空話連篇(意思解釋)
- 鮮血淋漓(意思解釋)
- 散言碎語(意思解釋)
- 汗馬功勞(意思解釋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釋)
- 雙柑斗酒(意思解釋)
- 熱氣騰騰(意思解釋)
- 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(意思解釋)
- 義不容辭(意思解釋)
- 一覽無余(意思解釋)
- 不問青紅皂白(意思解釋)
※ 同休共戚的意思解釋、同休共戚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眾多非一 | 指類別甚多,不止一種。 |
不二法門 | 不二:唯一的;法門:修行的門徑。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徑。 |
緣慳分淺 | 慳:欠缺。緣分欠缺。指與對方無緣相見 |
男女授受不親 | 授:給予;受:接受;親:親自接觸。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、言談或授受物件,限制男女交往 |
拋磚引玉 | 拋出磚頭;引來白玉。比喻用粗淺的、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;引出別人高明的、或熟的意見或作品。常用作謙詞。 |
汗牛充棟 | 棟:棟宇;房屋。指藏書太多;運輸時可使牛出汗;存放時可堆至屋頂。形容書籍極多。 |
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|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知其不可而為之 |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堅決。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。 |
以弱制強 | 以:用,靠。弱:弱小。制:制服。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。亦作“以弱斃強”。 |
十羊九牧 |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賦稅剝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無所適從。 |
過而能改 |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。 |
行不顧言 | 顧言:顧及自己所說的話。為人處事不守信用。 |
光前裕后 | 光前:光興前業;裕后:恩澤流傳及子孫。指增光前代;造福后人。形容功績顯著。 |
囚首垢面 | 象監獄里的犯人,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。形容不注意清潔、修飾。 |
進讒害賢 | 讒:讒言,說他人的壞話;賢:賢良,指好人。說壞話,陷害好人。 |
流里流氣 | 舉止輕浮,品行不端。 |
風情月意 |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。同“風情月思”。 |
兵戎相見 | 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見。指用戰爭解決問題。 |
空話連篇 | 連篇:整篇。整篇都是空話,缺乏具體內容。 |
鳳協鸞和 | 形容夫妻和睦,感情融洽。 |
材雄德茂 | 指才德杰出。 |
欺人自欺 | 自欺:自我欺騙。欺騙自己,也欺騙別人。 |
散言碎語 | 猶言閑言碎語。 |
顧景慚形 | 看著身影,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。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、稱號等而感到慚愧。 |
性命攸關 | 攸:所。形容事關重大,非常緊要 |
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。 |
心小志大 | 辦事小心,抱負遠大。 |
千真萬確 | 真:真實;確:確實。形容情況非常確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