畏敵如虎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害怕敵人如同怕虎一般。
出處明·徐光啟《謹申一得以保萬全疏》:“自然人賈勇,何至如今畏敵如虎,視營伍如蹈阱乎?”
例子領導者們畏敵如虎,處處設防,節節抵御。(毛澤東《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》)
基礎信息
拼音wèi dí rú hǔ
注音ㄨㄟˋ ㄉ一ˊ ㄖㄨˊ ㄏㄨˇ
繁體畏敵如虎
感情畏敵如虎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怯戰。
近義詞畏之如虎
反義詞英勇無畏
英語fear the enemy as if he were a tiger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名士風流(意思解釋)
- 澆風薄俗(意思解釋)
- 星霜屢移(意思解釋)
- 堅強不屈(意思解釋)
- 過了這個村,沒這個店(意思解釋)
- 筋疲力竭(意思解釋)
- 寸步不離(意思解釋)
- 平淡無奇(意思解釋)
- 珠宮貝闕(意思解釋)
- 折臂三公(意思解釋)
- 民不畏死(意思解釋)
- 經緯天地(意思解釋)
- 形影相吊(意思解釋)
- 公才公望(意思解釋)
- 不置可否(意思解釋)
- 敢不承命(意思解釋)
- 舉直錯枉(意思解釋)
- 子繼父業(意思解釋)
- 不合時宜(意思解釋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釋)
- 不寧唯是(意思解釋)
- 萬變不離其宗(意思解釋)
- 東道主(意思解釋)
- 面如土色(意思解釋)
- 搬弄是非(意思解釋)
- 天下為一(意思解釋)
- 無所用心(意思解釋)
- 入文出武(意思解釋)
※ 畏敵如虎的意思解釋、畏敵如虎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天旋地轉 | 指天地轉動。比喻時事變遷。也形容人頭暈眼花的感覺。 |
謹小慎微 | 原指對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謹慎小心的態度;形容非常謹慎。現指對細小的問題過分小心;流于畏縮。 |
趁火打劫 | 趁:利用;乘機;劫:搶劫。趁人家失火的時候去搶人家的東西。比喻趁別人處在危難時刻從中撈一把或趁機害人。也作“乘火打劫”。 |
順口溜 | 民間的一種句子長短不等口頭韻文。 |
青山綠水 | 泛稱美好山河。 |
縱橫開合 | 指操縱自如。同“縱橫開闔”。 |
存而不議 | 存:保留;議:討論。指把問題保留下來,暫不討論。 |
壓歲錢 | 過陰歷年時長輩給小孩兒的錢。 |
窮家富路 | 指居家應節儉,出門則要多帶盤纏,免遭困窘。 |
銷聲匿跡 | 不出聲;不露面。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。銷:消失。 |
來蹤去跡 | 蹤、跡:腳印。來去的蹤跡;指人、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上無片瓦,下無插針之地 |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,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。形容一無所有,貧困到了極點。 |
仁義道德 |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。 |
大樹將軍 | 原指東漢馮異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。 |
云天霧地 | 比喻不明事理,糊里糊涂。 |
慷慨悲歌 | 情緒激昂地唱歌,以抒發悲壯的胸懷。 |
表里如一 | 表:外表;里:內心。外表和內心一個樣。外表與內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論、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
文山會海 | 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。 |
雷霆萬鈞 | 雷霆:暴雷;霹靂;鈞:古代的重量單位;一鈞合15公斤。形容威力極大;不可阻擋。 |
牛刀小試 | 牛刀:宰牛的刀。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試驗。比喻有大本領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。 |
恐后爭先 |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進。 |
羊質虎皮 | 質:本性。羊雖然披上虎皮,還是見到草就喜歡,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,它的本性沒有變。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。 |
坐觀垂釣者,徒有羨魚情 | 徒:空;羨:羨慕。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,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。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;婆心:老婆婆的心腸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。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。 |
薪盡火滅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滅了。比喻死亡。 |
過甚其詞 | 話說得太過分;與實際不相符。 |
面如土色 | 土色:灰黃色。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。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。 |
罵罵咧咧 | 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