聞所未聞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聞:聽到;未:沒有。聽到的是以前從來沒有聽過的。形容傳說的事物或消息新鮮、奇特。
出處《史記 酈生陸賈列傳》:“越中無足與語,至生來,令我日聞所未聞。”
例子今日見了紫菱姐姐飛來飛去,業已奇極;誰知還有海外這些異事,真是聞所未聞。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六十回
基礎信息
拼音wén suǒ wèi wén
注音ㄨㄣˊ ㄙㄨㄛˇ ㄨㄟˋ ㄨㄣˊ
繁體聞所未聞
感情聞所未聞是中性詞。
用法動賓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道理、內容等。
辨形“未”,不能寫作“末”。
謎語單間;廣播新節目
近義詞見所未見
反義詞習以為常、司空見慣
英語never heard of such a thing
俄語ничего подобного не слыхáть
日語耳新しいことを聞く
德語unerhǒrt
法語inouǐ(jamais entendu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致遠恐泥(意思解釋)
- 五花大綁(意思解釋)
- 鐵郭金城(意思解釋)
- 所作所為(意思解釋)
- 多多益善(意思解釋)
- 斷斷續續(意思解釋)
- 哀而不傷(意思解釋)
- 敏而好學(意思解釋)
- 肝膽過人(意思解釋)
- 躡手躡腳(意思解釋)
- 擦肩而過(意思解釋)
- 一干二凈(意思解釋)
- 反面無情(意思解釋)
- 敷衍了事(意思解釋)
- 纏綿悱惻(意思解釋)
- 鬼鬼祟祟(意思解釋)
- 令人滿意(意思解釋)
- 死對頭(意思解釋)
- 黃耳傳書(意思解釋)
- 意興索然(意思解釋)
- 風聲鶴唳(意思解釋)
- 香火姻緣(意思解釋)
- 時不我待(意思解釋)
- 穩如泰山(意思解釋)
- 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(意思解釋)
- 敗德辱行(意思解釋)
- 精明強干(意思解釋)
- 耳聰目明(意思解釋)
※ 聞所未聞的意思解釋、聞所未聞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半途而廢 | 半途:半途上;廢:中止。路走到一半停了下來。比喻事業沒做完就停止;不能善始善終。 |
逴俗絕物 | 猶言超世絕俗。 |
物阜民安 | 阜:豐富。物產豐富,人民安樂。 |
水至清則無魚 | 水太清,魚就存不住身,對人要求太苛刻,就沒有人能當他的伙伴。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,就不能團結人。 |
泥牛入海 | 泥塑的牛進入大海中就會化掉。比喻一去不返;杳無音信。 |
枝對葉比 | 枝葉相對并列。比喻駢體文對偶句式。 |
溝滿壕平 | 形容飽滿。 |
患難與共 | 患難:危險艱苦的環境;與共:在一起。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。 |
臨危受命 | 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。 |
促膝談心 | 促:挨近;促膝:膝蓋挨近膝蓋。形容面對面靠近坐著;親密地交談心里話。 |
親上成親 | 謂原是親戚,又再結姻親。 |
一寸光陰一寸金 | 一寸光陰:指日影移動一寸;形容很短的時間。形容時間的寶貴。 |
主明臣直 | 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 |
大張旗鼓 |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(張:展開;鋪排;旗鼓: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;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。 |
公才公望 | 才:才識;望:名望。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。 |
本末倒置 | 本:樹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樹梢;比喻事物的枝節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。 |
作壁上觀 | 壁:壁壘;營寨周圍的高墻。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。比喻從旁觀望;置身事外。 |
三三兩兩 |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數不多。 |
女扮男裝 | 女子穿上男裝,打扮成男子的模樣。 |
煢煢孑立 | 孤獨無依的樣子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陽春白雪 | 陽春;白雪: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;后來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學藝術。 |
通今達古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打情賣笑 | 打情罵俏,指男女調情。 |
美人遲暮 |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。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。 |
聰明才智 | 聰明:耳聰目明。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。 |
卑鄙齷齪 | 齷齪:骯臟。品行惡劣下流。 |
踵武前賢 | 踵:腳跟。武:足跡。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