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心養性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修心:使心靈純潔;養性:使本性不受損害。通過自我反省體察,使身心達到完美的境界。
出處元·吳昌齡《東坡夢》第二折:“則被這東坡學士相調戲,可著我滿寺里告他誰,我如今修心養性在廬山內,怎生瞞過了子瞻,賺上了牡丹,卻教誰人來替?”
例子我縱欲修心養性,那得此半年空閑,幕天席地的日子?(冰心《寄小讀者》)
基礎信息
拼音xiū xīn yǎng xìng
注音ㄒ一ㄡ ㄒ一ㄣ 一ㄤˇ ㄒ一ㄥˋ
繁體修心養性
感情修心養性是褒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指注重自己的德行。
近義詞修身潔行
英語cultivate the heart and nature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苦中作樂(意思解釋)
- 畏縮不前(意思解釋)
- 望塵莫及(意思解釋)
- 不二法門(意思解釋)
- 自我批評(意思解釋)
- 筋疲力竭(意思解釋)
- 結黨營私(意思解釋)
- 動蕩不定(意思解釋)
- 爭先恐后(意思解釋)
- 當機立斷(意思解釋)
- 肝膽欲碎(意思解釋)
- 快心滿志(意思解釋)
- 鋪天蓋地(意思解釋)
- 弟子孩兒(意思解釋)
- 水中撈月(意思解釋)
- 善游者溺(意思解釋)
- 比眾不同(意思解釋)
- 樹欲靜而風不止(意思解釋)
- 兵微將寡(意思解釋)
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釋)
- 似是而非(意思解釋)
- 凡夫俗子(意思解釋)
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釋)
- 取之不盡(意思解釋)
- 形影相隨(意思解釋)
- 如出一轍(意思解釋)
- 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(意思解釋)
- 心小志大(意思解釋)
※ 修心養性的意思解釋、修心養性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縫衣淺帶 | 寬袖大帶是古代儒者的服飾,借指儒者。 |
直言賈禍 | 直:坦率、直爽;賈:買,引伸為招致。指說話坦率的人會惹禍。 |
含辛茹苦 | 茹:吃;辛:苦。形容備受艱難;忍受痛苦。也作“茹苦含辛”。 |
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 | 事:侍奉,服侍。忠義之臣,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;貞節的婦女,不再嫁第二個丈夫。指忠誠不二。 |
石枯松老 | 枯:干枯。石頭干裂,松樹老朽。形容歷時極為久遠。 |
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 | 困:貧乏。學習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點;教學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。 |
反唇相稽 | 反唇:回嘴;頂嘴;稽:爭論;計較。受到指責不服氣;抓住對方話把;反過來責問對方。 |
清清楚楚 | 清晰明白有條理。 |
惡衣惡食 | 惡:粗劣的。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。 |
戶限為穿 | 戶限:門檻;為:被。門檻都踩破了。形容進出的人很多。 |
曉以大義 | 曉:使人明白。把道理對人講清楚。 |
疙里疙瘩 | 文字不通暢,物體不平滑很粗糙。 |
如法炮制 |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藥。現指比喻照著現成的樣子做。 |
頓挫抑揚 | 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、停頓轉折,和諧而有節奏。 |
躡手躡腳 | 躡:放輕腳步。形容動作很輕;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;或偷偷地跟隨。 |
取而代之 | 奪取別人的地位、權利而代替他。 |
自命不凡 | 自稱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專心一志 | 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 |
敢不承命 | 敢:反語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? |
無關緊要 | 緊要:急切的,重要的。不重要,不會影響大局。 |
嘰嘰喳喳 | 語音雜亂。 |
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 | 淡泊:恬淡寡欲;寧靜:安寧恬靜;致:達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穩沉著,才可有所作為。 |
家無儋石 | 十斗為一石,兩石為一儋。形容家里沒有存糧。比喻家境困難。 |
不可磨滅 | 磨滅:指痕跡、印象、功績、事實、道理等;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。形容永遠不會消失。 |
兵戎相見 | 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見。指用戰爭解決問題。 |
升官發財 | 謂提升了官職,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狼吞虎咽 |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。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