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沐三握發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沐:洗頭。洗一次頭要停頓三次。形容渴求賢才,謙恭下士。
出處漢·王充《論衡·書解》:“周公一沐三握發,為周攻法制而周道不弊?!?/p>
基礎信息
拼音yī mù sān wò fà
注音一 ㄇㄨˋ ㄙㄢ ㄨㄛˋ ㄈㄚˋ
繁體一沐三握發
感情一沐三握發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一沐三捉發、一沐三渥發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救世主(意思解釋)
- 胸無大志(意思解釋)
- 力所能及(意思解釋)
- 僧多粥少(意思解釋)
- 零光片羽(意思解釋)
- 處之泰然(意思解釋)
- 縱橫開合(意思解釋)
- 骨肉離散(意思解釋)
- 喜新厭舊(意思解釋)
- 流離顛沛(意思解釋)
- 詐奸不及(意思解釋)
- 倦鳥知還(意思解釋)
- 己溺己饑(意思解釋)
- 鬼鬼祟祟(意思解釋)
- 狹路相逢(意思解釋)
- 進讒害賢(意思解釋)
- 黃耳傳書(意思解釋)
- 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(意思解釋)
- 令人作嘔(意思解釋)
- 大腹便便(意思解釋)
- 讀書種子(意思解釋)
- 捫心自問(意思解釋)
- 離奇古怪(意思解釋)
- 立地書櫥(意思解釋)
- 平地一聲雷(意思解釋)
- 短壽促命(意思解釋)
- 人面狗心(意思解釋)
- 孜孜不倦(意思解釋)
※ 一沐三握發的意思解釋、一沐三握發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十萬火急 | 形容事情緊急到了極點。 |
素昧平生 | 一向不了解。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。素:從來;昧:不明白;不了解。 |
所作所為 |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為。多指一些不好的行為。 |
默不做聲 | 默:沉默。沉默不說一句話 |
自己人 | 自己一方的人。指自家人或圈內人。 |
舉善薦賢 | 賢:胡才能,有道德的。保舉推薦品德好、有才能的人。 |
止沸益薪 | 謂本欲止水沸騰,卻反而在鍋下加柴。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。 |
愛才如渴 | 才:賢才,人才。愛慕賢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。 |
心直口快 | 性情直爽;有話就說。直:直爽。 |
因噎廢食 | 噎:食物堵塞在咽喉;廢:停止;食:吃。因吃東西卡過喉嚨;從此就停止吃東西。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;就停止不干。 |
百無一是 | 是:對的;正確的。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。 |
刀光劍影 | 刀的閃光;劍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;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。現用于壞人就要行兇;干壞事。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。 |
命與仇謀 | 仇:仇敵。命運使自己經常與仇人打交道。形容命運不好,常遇挫折。 |
懸石程書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婆婆媽媽 | 形容人動作瑣細,言語羅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 |
三三兩兩 |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數不多。 |
無關緊要 | 緊要:急切的,重要的。不重要,不會影響大局。 |
賢母良妻 | 見“賢妻良母”。 |
時不我待 |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。指要抓緊時間。 |
卑鄙齷齪 | 齷齪:骯臟。品行惡劣下流。 |
南征北戰,東蕩西殺 | 征:征戰;蕩:掃蕩。形容轉戰南北,奮勇殺敵。 |
足不出門 | 同“足不出戶”。 |
不問青紅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縱橫四海 | 縱橫:奔馳無阻。在天下任意往來,沒有阻擋。比喻無敵于世。 |
小巫見大巫 | 巫:舊時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的人。原意是小巫見到大巫,法術無可施展。后比喻相形之下,一個遠遠比不上另一個。 |
踵趾相接 | 謂腳跡相連。形容人數眾多,接連不斷。 |
忠果正直 | 忠誠果斷,持正剛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