迎新送故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見“迎新送舊”。
出處唐·元鎮《授馬總檢校刑部尚書天平軍節度使制》:“有迎新送故之困,朝令夕改之煩,自非有為而為,曷若且仍其舊。”
例子宋·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·香山居士》:“余觀宋景文公《守歲詩》云:‘迎新送故只如此,且盡燈前焚尾杯。’”
基礎信息
拼音yíng xīn sòng gù
注音一ㄥˊ ㄒ一ㄣ ㄙㄨㄥˋ ㄍㄨˋ
感情迎新送故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形容新舊交替。
近義詞送故迎新、迎新送舊、送舊迎新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聞聲相思(意思解釋)
- 繩之以法(意思解釋)
- 奇花異草(意思解釋)
- 是非口舌(意思解釋)
- 出師無名(意思解釋)
- 鼠憑社貴(意思解釋)
- 心里有鬼(意思解釋)
- 損人不利己(意思解釋)
- 有去無回(意思解釋)
- 無時無刻(意思解釋)
- 材輕德薄(意思解釋)
- 野沒遺賢(意思解釋)
- 出頭露面(意思解釋)
- 到此為止(意思解釋)
- 敢不承命(意思解釋)
- 交臂歷指(意思解釋)
- 風虎云龍(意思解釋)
- 禮壞樂缺(意思解釋)
- 盡誠竭節(意思解釋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釋)
- 樂以忘憂(意思解釋)
- 鷸蚌相爭(意思解釋)
- 移日卜夜(意思解釋)
- 鞭辟入里(意思解釋)
- 餓殍遍野(意思解釋)
- 反戈一擊(意思解釋)
- 餓殍滿道(意思解釋)
- 致知格物(意思解釋)
※ 迎新送故的意思解釋、迎新送故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空空蕩蕩 | 形容冷冷清清,空無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沒著落的感覺。 |
離經辨志 | 讀斷經書文句,明察圣賢志向。 |
默不做聲 | 默:沉默。沉默不說一句話 |
以小見大 | 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;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;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。 |
舉善薦賢 | 賢:胡才能,有道德的。保舉推薦品德好、有才能的人。 |
言而無信 | 信:信用。說話不算數;沒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必由之路 | 必:一定;由:經過。一定要經過的道路。 |
氣象萬千 | 氣象:景象;萬千:泛指極多。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。 |
讜言直聲 | 讜言:公正的言論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氣壯的言論。 |
粗制濫造 | 粗:粗糙;濫:過多而不加以節制。原指產品制作粗糙;只求數量;不顧質量。現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講求質量。 |
女扮男裝 | 女子穿上男裝,打扮成男子的模樣。 |
死對頭 |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。 |
嘰嘰喳喳 | 語音雜亂。 |
休戚是同 | 休:歡樂,吉慶;戚:憂愁;是:語助詞。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。形容關系密切,同甘共苦。 |
事與愿違 | 事實與愿望相反。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。 |
目無全牛 |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。 |
各行其是 | 行:做;是:對的;其是:他自己認為是對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動不一致。 |
兵戎相見 | 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見。指用戰爭解決問題。 |
舉止嫻雅 | 嫻:文雅。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。 |
依樣畫葫蘆 |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;也作“依樣葫蘆”;“比著葫蘆畫瓢”、“照葫蘆畫瓢”。 |
身敗名裂 | 地位喪失;名聲敗壞。現在也形容干了壞事;遭到徹底失敗。 |
狼吞虎咽 |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。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。 |
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 |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,用恩德來回報恩德。 |
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。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;向后退縮。 |
無影無蹤 | 蹤:蹤跡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坐以待斃 | 待:等待;斃:死。坐著等死。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。 |
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。 |
心小志大 | 辦事小心,抱負遠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