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筌為魚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筌:捕魚的竹器。把捕魚工具看作是魚。比喻滿足對事物表面膚淺認識,不去更深入了解事物本質。
出處朱自清《經典常談》序:“不再想去見識經典,那就是以筌為魚,未免辜負編撰者的本心了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yǐ quán wéi yú
注音一ˇ ㄑㄨㄢˊ ㄨㄟˊ ㄩˊ
繁體以筌為魚
感情以筌為魚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比喻句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鋪張浪費(意思解釋)
- 眾喣山動(意思解釋)
- 二八佳人(意思解釋)
- 性急口快(意思解釋)
- 自命不凡(意思解釋)
- 凹凸不平(意思解釋)
- 心煩意亂(意思解釋)
- 縱橫天下(意思解釋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釋)
- 踵武前賢(意思解釋)
- 汲汲顧影(意思解釋)
- 離本趣末(意思解釋)
- 驕傲自滿(意思解釋)
- 繁榮富強(意思解釋)
- 無所畏懼(意思解釋)
- 致知格物(意思解釋)
- 朝升暮合(意思解釋)
- 母夜叉(意思解釋)
- 除惡務本(意思解釋)
- 一彈指頃(意思解釋)
- 恩重如山(意思解釋)
- 同功一體(意思解釋)
- 萬家燈火(意思解釋)
- 大江東去(意思解釋)
- 可乘之機(意思解釋)
- 尾生喪身(意思解釋)
- 十面埋伏(意思解釋)
- 傲睨得志(意思解釋)
※ 以筌為魚的意思解釋、以筌為魚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前瞻后顧 | 同“瞻前顧后”。看看前再看看后。有時形容顧慮過多,猶豫不決。 |
尾生之信 | 尾生: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,他為守約而甘心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約,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。 |
說一不二 | 指說話算數;說了就不更改。 |
來蹤去跡 | 蹤、跡:腳印。來去的蹤跡;指人、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廣闊天地 | 指可以發揮作用做出成就的廣大領域 |
肝膽過人 | 膽量超過一般人。比喻有勇氣,有血性。 |
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 |
節哀順變 | 抑制哀傷,順應變故。用來慰唁死者家屬的話。 |
詐奸不及 | 猶言十分奸詐。 |
安眉帶眼 | 長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。 |
語重心長 | 重:鄭重。懇切話說得誠懇;有分量;心意深長。 |
斷香零玉 | 比喻女子的尸骸。 |
令人滿意 | 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。 |
量能授官 |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。 |
融會貫通 | 融會:融合領會;貫通:透徹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;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。 |
無關緊要 | 緊要:急切的,重要的。不重要,不會影響大局。 |
流里流氣 | 舉止輕浮,品行不端。 |
風聲鶴唳 | 唳:鶴鳴聲。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。形容驚慌失措;或自相驚擾。 |
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稱冒險犯法;不顧性命的人。亡:無;命:名;亡命:逃匿則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類人(含貶義)。 |
無稽之談 | 稽:音機;查考;談:話語;傳言。沒有根據的說法。 |
穩如泰山 | 穩:穩固。穩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固;不可動搖。 |
善善惡惡 | 稱贊善事,憎惡壞事。形容人區別善惡,愛憎分明。 |
前仆后繼 | 仆:倒下;繼:跟上。前面的人倒下了;后面的緊跟上去。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。 |
密鑼緊鼓 | 鑼聲緊,鼓點密。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。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、聲勢。 |
草滿囹圄 | 監獄里長滿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極少。 |
雞口牛后 |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 |
慌不擇路 | 勢急心慌,顧不上選擇道路。 |
半新不舊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