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日三歲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《詩·王風·采葛》:“彼采艾兮,一日不見,如三歲兮。”后以“一日三歲”形容對人思念殷切。
出處《詩·王風·采葛》:“彼采艾兮,一日不見,如三歲兮。”
例子《北史·王肅傳》:“不見君子,中心如醉,一日三歲,我勞如何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yī rì sān suì
注音一 ㄖˋ ㄙㄢ ㄙㄨㄟˋ
繁體一日三歲
感情一日三歲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定語、賓語;形容思念殷切。
近義詞一日三秋、一日三月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難言之隱(意思解釋)
- 畏縮不前(意思解釋)
- 白費心機(意思解釋)
- 八斗之才(意思解釋)
- 打腫臉充胖子(意思解釋)
- 上無片瓦,下無插針之地(意思解釋)
- 仁義道德(意思解釋)
- 餓虎吞羊(意思解釋)
- 反老還童(意思解釋)
- 雞胸龜背(意思解釋)
- 鈿合金釵(意思解釋)
- 各行各業(yè)(意思解釋)
- 遺世絕俗(意思解釋)
- 鮮血淋漓(意思解釋)
- 公子哥兒(意思解釋)
- 汗馬功勞(意思解釋)
- 笑貌聲音(意思解釋)
- 如出一轍(意思解釋)
- 過門不入(意思解釋)
- 草滿囹圄(意思解釋)
- 千真萬確(意思解釋)
- 戰(zhàn)不旋踵(意思解釋)
- 移日卜夜(意思解釋)
- 屨及劍及(意思解釋)
- 冒失鬼(意思解釋)
- 坑坑洼洼(意思解釋)
- 甘拜下風(意思解釋)
- 一目十行(意思解釋)
※ 一日三歲的意思解釋、一日三歲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(yè)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初生之犢不畏虎 | 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,無所畏懼。 |
陌路相逢 | 與陌生人相遇在一起。 |
富貴驕人 | 富:有錢;貴:指有地位。有財有勢,盛氣凌人。 |
匡亂反正 | 消除混亂局面,恢復正常秩序。 |
春風風人 | 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。比喻及時給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幫助。 |
頓挫抑揚 | 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、停頓轉折,和諧而有節(jié)奏。 |
空費詞說 | 說的話別人不聽,等于白說。 |
兢兢戰(zhàn)戰(zhàn) | 兢兢:小心謹慎的樣子;戰(zhàn)戰(zhàn):畏懼的樣子。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。 |
折臂三公 | 晉代的羊枯,曾墜馬折斷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貴官墮馬。 |
敷衍了事 | 敷衍:將就應付;不認真。了:了結。將就應付地把事辦了。指做事不認真;缺乏責任心。 |
雨散風流 | 比喻離散。 |
乳臭未干 | 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。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。 |
作賊心虛 | 虛:怕。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 | 諺語。比喻只要有決心,肯下功夫,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風聲鶴唳 | 唳:鶴鳴聲。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。形容驚慌失措;或自相驚擾。 |
共為唇齒 | 比喻互相輔助。 |
聰明反被聰明誤 |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。 |
各行其是 | 行:做;是:對的;其是:他自己認為是對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動不一致。 |
汗馬功勞 | 汗馬:戰(zhàn)馬奔馳出汗。指將士立下戰(zhàn)功。后指對事業(yè)的辛勤貢獻。 |
過甚其詞 | 話說得太過分;與實際不相符。 |
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 |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;最好是避開。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;沒有別的好辦法;只能出走。 |
餓殍遍野 | 殍:人餓死后的尸體。餓死的人到處都是。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。 |
妖魔鬼怪 | 迷信的傳說中危害人類的妖精和魔鬼。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東西或人。 |
千里命駕 | 命駕:命人駕車。備上車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訪朋友。形容友情深厚。 |
發(fā)人深思 | 深:無限,沒有窮盡。啟發(fā)人深入地思考。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,耐人尋味。 |
一目十行 | 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書非常快。 |
比翼鳥 | 傳說中的一種雌雄在一起飛的鳥。比喻恩愛夫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