擿奸發伏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揭露舉發隱秘的奸人和壞事。
出處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魏志·倉慈傳》:“或哀矜折獄,或推誠惠愛,或治身清白,或擿奸發伏,咸為良二千石。”
例子宋·彭乘《墨客揮犀》第九卷:“孫元規知杭州,擿奸發伏,號為神明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yuán jiān fā fú
注音ㄩㄢˊ ㄐ一ㄢ ㄈㄚ ㄈㄨˊ
繁體隱姦發伏
感情擿奸發伏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摘奸發伏
英語expose evildoers and reveal malpractice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非同小可(意思解釋)
- 卑諂足恭(意思解釋)
- 出師無名(意思解釋)
- 自怨自艾(意思解釋)
- 上下其手(意思解釋)
- 野心勃勃(意思解釋)
- 用心良苦(意思解釋)
- 不到黃河心不死(意思解釋)
- 作亂犯上(意思解釋)
- 分路揚鑣(意思解釋)
- 氣吞牛斗(意思解釋)
- 女扮男裝(意思解釋)
- 令人滿意(意思解釋)
- 文山會海(意思解釋)
- 戰天斗地(意思解釋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受益匪淺(意思解釋)
- 念茲在茲(意思解釋)
- 顯親揚名(意思解釋)
- 敗德辱行(意思解釋)
- 祝哽祝噎(意思解釋)
- 呼風喚雨(意思解釋)
- 雅俗共賞(意思解釋)
- 一覽無余(意思解釋)
- 茍合取容(意思解釋)
-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(意思解釋)
- 蕩然無余(意思解釋)
※ 擿奸發伏的意思解釋、擿奸發伏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別財異居 | 指各蓄家產,另立門戶。 |
整整齊齊 | 保持整潔和有條不紊。 |
小人得志 | 小人:舊指道德低下或行為不正派的人。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權勢。 |
入吾彀中 | 彀:張滿弓弩;彀中:指箭能射及的范圍,比喻牢籠,圈套。進入了我的弓箭射程之內。比喻就范。 |
滿滿當當 | 形容很滿的樣子。 |
七搭八扯 | 同“七搭八搭”。 |
明爭暗斗 |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;形容內部鉤心斗爭;互相爭斗的情況。 |
當機立斷 | 面臨緊急關頭;毫不猶豫地作出決斷。當:面臨;斷:決斷。 |
蝶粉蜂黃 | 指古代婦女粉面額黃,妝扮美容。 |
兵荒馬亂 | 兵、馬:指戰爭;荒:荒亂。指社會秩序極端不安定。形容戰時社會動蕩不安;混亂的情景。 |
餓虎吞羊 |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貪婪。 |
姹紫嫣紅 | 姹:美麗;嫣:妖艷;美好。形容各色的美麗花朵爭相斗妍。也作“嫣紅姹紫”。 |
節哀順變 | 抑制哀傷,順應變故。用來慰唁死者家屬的話。 |
吃不了兜著走 | 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。 |
乳臭未干 | 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。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。 |
一鼻子灰 |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。《紅樓夢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這里,沒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會他們去。” |
戶告人曉 |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吉光片羽 | 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;吉光:古代傳說中的神獸;毛皮為裘;入水數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。 |
黃耳傳書 | 黃耳:犬名;書:書信。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。后比喻傳遞家信。 |
動魄驚心 | 使人神魂震驚。原指文辭優美,意境深遠,使人感受極深,震動極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。 |
分門別類 | 門:類;別:區別。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。 |
目無全牛 |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。 |
有求必應 | 只要有人請求;就一定答應。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;好說話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人面狗心 | ①《晉書·苻朗載記》:“朗曰:‘吏部為誰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學低下的人。②猶言人面獸心。 |
草滿囹圄 | 監獄里長滿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極少。 |
鞭辟入里 | 鞭辟:鞭策,激勵;里:最里層。形容作學問切實。也形容分析透徹,切中要害。 |
茍合取容 | 茍合:茍且附合;取容:取悅,討好。茍且迎合,取悅于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