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戎啟行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謂大軍出發。語本《詩·小雅·六月》:“元戎十乘,以先啟行。”
出處語本《詩·小雅·六月》:“元戎十乘,以先啟行。”
例子唐·柳宗元《劍門銘》:“鼖鼓一振,元戎啟行,取其渠魁,以為大戮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yuán róng qǐ xíng
注音ㄩㄢˊ ㄖㄨㄥˊ ㄑ一ˇ ㄒ一ㄥˊ
繁體元戎啓行
感情元戎啟行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反義詞班師回朝、凱旋而歸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喜笑顏開(意思解釋)
- 失魂喪膽(意思解釋)
- 章甫薦履(意思解釋)
- 嚴陣以待(意思解釋)
- 褒善貶惡(意思解釋)
- 今來古往(意思解釋)
- 詐奸不及(意思解釋)
- 時至運來(意思解釋)
- 偶一為之(意思解釋)
- 雞胸龜背(意思解釋)
- 禍國誤民(意思解釋)
- 今是昨非(意思解釋)
- 互通有無(意思解釋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釋)
- 舉世無敵(意思解釋)
- 摧身碎首(意思解釋)
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釋)
- 時不我待(意思解釋)
- 舉止嫻雅(意思解釋)
- 清風勁節(意思解釋)
- 從天而降(意思解釋)
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釋)
- 屨及劍及(意思解釋)
- 甘拜下風(意思解釋)
- 鳳友鸞交(意思解釋)
- 牛衣對泣(意思解釋)
- 過五關斬六將(意思解釋)
- 煙消云散(意思解釋)
※ 元戎啟行的意思解釋、元戎啟行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大名鼎鼎 | 鼎鼎:聲威盛大的樣子。 |
敵眾我寡 | 敵方人數多;我方人數少。多形容雙方對峙;眾寡懸殊。 |
骨肉離散 | 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。比喻親人分散,不能團聚。 |
言而無信 | 信:信用。說話不算數;沒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一文不名 | 一文錢都沒有(名:占有)。形容非常貧困。 |
推三阻四 | 找各種借口推托、阻撓。 |
進銳退速 | 銳:迅速。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。 |
大張旗鼓 |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(張:展開;鋪排;旗鼓: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;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。 |
三十三天 |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 |
不可磨滅 | 磨滅:指痕跡、印象、功績、事實、道理等;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。形容永遠不會消失。 |
意興索然 | 索然:全無,空盡。興致全無。形容一點興致也沒有。亦作“興致索然”。 |
身敗名裂 | 地位喪失;名聲敗壞。現在也形容干了壞事;遭到徹底失敗。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規;引申為尋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談、技藝、事情等離奇;超出尋常。 |
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| 鴛鴦:鳥名,比喻夫妻。喬太守審理案件時將錯就錯,亂點鴛鴦,將三對夫妻相互錯配。比喻胡亂指揮。 |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語助詞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仰望著高山,效法著大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形形色色 |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;各種各樣的都有。形形:原指生出這種形體;色色:原指生出這種顏色。 |
長他人志氣,滅自己威風 |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,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。 |
古來今往 | 從古代到現代。 |
勿謂言之不預 | 不要說事先沒有說過,表示事前已講明白。 |
鑿壁偷光 | 在墻上鑿開一個小孔;偷借鄰家的燈光讀書。形容在艱苦的條件下仍堅持刻苦學習。 |
花天酒地 | 花:比喻美女;舊指娼妓或娼館。指整天挾妓飲酒。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賭的荒淫腐化生活。 |
老氣橫秋 | 老氣:老年的氣概;橫秋:橫亙秋空。形容神態老練嚴肅。也形容為人死板;缺乏朝氣。 |
怪模怪樣 | 形態奇怪。 |
游騎無歸 | 游騎:離隊的騎兵。離隊的騎兵,無處可歸。比喻離了根本,得不到歸宿。 |
不絕于耳 | 絕:斷。聲音在耳邊不斷鳴響。 |
得天獨厚 | 天:天生;自然的;獨:獨特;厚:優厚。得到天然的特別優厚的待遇。形容所處的自然環境或具備的客觀條件特別好。也指人的際遇、天賦非常好。 |
歸老林下 | 指回到幽雅處所,度過晚年。 |
一刀切 | 比喻用劃一的辦法處理情況或性質不同的事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