魚箋雁書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泛指書信。
出處明·史叔考《醉羅歌·題情》套曲:“淚痕一線羅裙繡裾,相思兩字魚箋雁書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yú jiān yàn shū
注音ㄩˊ ㄐ一ㄢ 一ㄢˋ ㄕㄨ
繁體魚箋雁書
感情魚箋雁書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魚腸尺素、魚腸雁足、魚封雁帖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長噓短氣(意思解釋)
- 大有可為(意思解釋)
- 自怨自艾(意思解釋)
- 山雨欲來風滿樓(意思解釋)
- 不僧不俗(意思解釋)
- 神出鬼入(意思解釋)
- 多情善感(意思解釋)
- 路無拾遺(意思解釋)
- 自命不凡(意思解釋)
- 儉以養德(意思解釋)
- 不治之癥(意思解釋)
- 海水不可斗量(意思解釋)
- 休戚是同(意思解釋)
- 舉直錯枉(意思解釋)
- 美人遲暮(意思解釋)
- 卑鄙齷齪(意思解釋)
- 認賊作父(意思解釋)
- 心服口服(意思解釋)
- 背鄉離井(意思解釋)
- 進進出出(意思解釋)
- 竹籃打水一場空(意思解釋)
- 五花八門(意思解釋)
- 辭喻橫生(意思解釋)
- 孤注一擲(意思解釋)
- 書不釋手(意思解釋)
- 為所欲為(意思解釋)
- 行不副言(意思解釋)
- 好學不倦(意思解釋)
※ 魚箋雁書的意思解釋、魚箋雁書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揚湯止沸 | 把鍋里開著的水舀起來再倒回去,使它涼下來不沸騰。比喻辦法不徹底,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。 |
革風易俗 | 改變風氣和習俗。 |
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 | 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,到了老年,悲傷也沒用了。 |
正身明法 | 端正自身,嚴明法紀。 |
簡明扼要 | 扼要:抓住要點。簡單明了;抓住要點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角巾素服 | |
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| 公姑:公婆。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。 |
花言巧語 |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。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;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。 |
夷為平地 | 夷:拉平,鏟平。鏟平使成一塊平地。 |
自命不凡 | 自稱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乳臭未干 | 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。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。 |
發號施令 | 發、施:發布;下達;號:號令、命令。發布命令;下達指示;進行指揮。 |
塵外孤標 | 塵外:世外;孤標:孤立的標志。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質。 |
螓首蛾眉 | 螓:蟬的一種。螓首:額廣而方;蛾眉:眉細而長。寬寬的額頭,彎彎的眉毛。形容女子容貌美麗。 |
家無儋石 | 十斗為一石,兩石為一儋。形容家里沒有存糧。比喻家境困難。 |
不可磨滅 | 磨滅:指痕跡、印象、功績、事實、道理等;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。形容永遠不會消失。 |
羊質虎皮 | 質:本性。羊雖然披上虎皮,還是見到草就喜歡,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,它的本性沒有變。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。 |
閑情逸致 | 逸:安閑;致:興致。指毫無事物所累;輕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。 |
鮮血淋漓 | 淋漓: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。形容鮮血流淌不止。 |
公子哥兒 |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,不務正業的子弟。 |
迫不得已 | 迫:逼迫;已:停止;結束。逼得毫無辦法;不得不如此。 |
形影相隨 |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
妙語連珠 | 連珠:串珠;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。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。 |
刮目相看 | 去掉舊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
耳聰目明 | 聰:聽覺靈敏。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。 |
字斟句酌 | 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說話、作文章嚴謹慎重。斟酌:考慮;推敲。 |
麻木不仁 | 不仁:失去感覺能力。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;對刺激沒有感覺。形容思想不敏銳;對事物反應遲鈍;漠不關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