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時消息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指事物無常,隨時間的推移而興盛衰亡。消,消亡。息,孳生。
出處《周易 豐》:“日中則昃,月盈則食,天地盈虛,與時消息。”《后漢書 孔融傳》:“故曰‘上失其道,民散久矣’。而欲繩之以古行刑,投之以殘棄,非所謂與時消息者也。”
例子《隋書·楊約傳》:“自古賢人君子,莫不與時消息以避禍患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yǔ shí xiāo xi
注音ㄩˇ ㄕˊ ㄒ一ㄠ ˙ㄒ一
繁體與時消息
感情與時消息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攀龍附鳳(意思解釋)
- 難言之隱(意思解釋)
- 鋪張浪費(意思解釋)
- 婦人醇酒(意思解釋)
- 吸血鬼(意思解釋)
- 價值連城(意思解釋)
- 主憂臣勞(意思解釋)
- 饑腸轆轆(意思解釋)
- 必由之路(意思解釋)
- 營私舞弊(意思解釋)
- 慷慨悲歌(意思解釋)
- 不到黃河心不死(意思解釋)
- 顧影弄姿(意思解釋)
-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(意思解釋)
- 識字知書(意思解釋)
- 性急口快(意思解釋)
- 燕雀安知鴻鵠志(意思解釋)
- 螓首蛾眉(意思解釋)
- 不置可否(意思解釋)
- 定國安邦(意思解釋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釋)
- 風聲鶴唳(意思解釋)
- 不寧唯是(意思解釋)
- 辭喻橫生(意思解釋)
- 湖海飄零(意思解釋)
- 踉踉蹌蹌(意思解釋)
- 識時務者為俊杰(意思解釋)
- 妨功害能(意思解釋)
※ 與時消息的意思解釋、與時消息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不厭其煩 | 厭:嫌;煩:麻煩。不嫌麻煩。 |
一朝權在手,便把令來行 | 一旦掌了權,就發號施令,指手畫腳。 |
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 | 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,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。 |
反求諸己 | 諸;之于的合音;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對自己提出要求。 |
自己人 | 自己一方的人。指自家人或圈內人。 |
蝶粉蜂黃 | 指古代婦女粉面額黃,妝扮美容。 |
飲水思源 | 喝水時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 |
目不斜視 | 眼睛不往旁邊看。形容目光莊重;神情嚴肅。 |
春冰虎尾 | 踩著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。比喻處境非常危險。 |
國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國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三三兩兩 |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數不多。 |
風虎云龍 | 虎嘯生風,龍起生云。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。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,賢臣遇明君。 |
身敗名裂 | 地位喪失;名聲敗壞。現在也形容干了壞事;遭到徹底失敗。 |
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。 |
不寧唯是 | 寧:請助詞,無義;唯:只是;是:這樣。不只是這樣。即不僅如此。 |
千真萬確 | 真:真實;確:確實。形容情況非常確實。 |
足不出門 | 同“足不出戶”。 |
雅俗共賞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“雅人”;把沒文化的人稱“俗人”;賞:欣賞。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。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為各種人所接受。 |
伸手不見五指 | 形容光線非常暗,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。 |
似曾相識 | 好象曾經見過。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。 |
圓鑿方枘 | 鑿:榫眼;枘:榫頭。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慮周藻密 | 藻:辭藻,措辭。密:縝密。思路嚴謹,措詞縝密。考慮周到,辭采細密。 |
歲寒三友 | 松、竹經冬不凋,梅花耐寒開放,因此有“歲寒三友”之稱。 |
困獸猶斗 | 困獸:被圍困的野獸;猶:還、仍;斗:搏斗。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。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。 |
屨及劍及 | 屨:鞋;及:趕上。形容人奮發興起,行動果斷迅速 |
甘拜下風 |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。自認不如對方;表示真心佩服。 |
識時務者為俊杰 | 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,是聰明能干的人。認清時代潮流勢,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。 |
一目十行 | 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書非常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