止戈散馬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停用兵戈,放還戰馬,意謂結束戰爭。
出處《北齊書·神武帝紀下》:“止戈散馬,各事家業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zhǐ gē sàn mǎ
注音ㄓˇ ㄍㄜ ㄙㄢˋ ㄇㄚˇ
繁體止戈散馬
感情止戈散馬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馬放南山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窮途潦倒(意思解釋)
- 荒淫無恥(意思解釋)
- 樂道好古(意思解釋)
- 主憂臣勞(意思解釋)
- 敏而好學(意思解釋)
- 安于現狀(意思解釋)
- 下臨無地(意思解釋)
- 冠絕一時(意思解釋)
- 親上成親(意思解釋)
- 有權有勢(意思解釋)
- 節哀順變(意思解釋)
- 救經引足(意思解釋)
- 走南闖北(意思解釋)
- 鴻儒碩學(意思解釋)
- 罄竹難書(意思解釋)
- 峨峨洋洋(意思解釋)
- 事與愿違(意思解釋)
- 受益匪淺(意思解釋)
- 知往鑒今(意思解釋)
- 汲汲顧影(意思解釋)
- 呼風喚雨(意思解釋)
- 蕩然無余(意思解釋)
- 光怪陸離(意思解釋)
- 精兵強將(意思解釋)
- 孤注一擲(意思解釋)
- 善自為謀(意思解釋)
- 打開天窗說亮話(意思解釋)
- 超凡入圣(意思解釋)
※ 止戈散馬的意思解釋、止戈散馬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催人淚下 | 催:催促,促使。形容事跡十分感人,使人不禁流下眼淚。 |
師心自是 | 師心:以心為師。指固執己見,自以為是。 |
失魂喪膽 | 形容極度恐慌。 |
學以致用 | 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。致:使達到;用:實際應用。 |
付之一炬 | 付:交給;之:它;炬:火把;一炬:一把火。給它一把火燒光。指用火燒毀。 |
想望豐采 | 見“想望風采”。 |
綽有余裕 | 形容態度從容,不慌不忙的樣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財力足夠而有剩余。 |
勞民傷財 | 勞民:使人民勞累;傷:耗費。既讓人民勞累受苦;又耗費了資財。指濫用人力物力;造成浪費。 |
疙里疙瘩 | 文字不通暢,物體不平滑很粗糙。 |
慌里慌張 |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亂。 |
大樹將軍 | 原指東漢馮異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。 |
反治其身 | 治:整治;身:身體;其身:自身。反而整治自身。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。 |
東扶西倒 | 從這邊扶起,卻又倒向那邊。比喻顧此失彼。也形容壞習氣太多,糾正了這一點,那一點又冒頭了。 |
偶一為之 | 偶:偶爾;偶然;為:做;干;之:代詞;代某件事。偶爾做一回。 |
經緯天地 | 經:絲織品的直線;緯:絲織品的橫線。形容人的才能極大,能經營天下,治理國政。 |
討價還價 | 賣主要價高;買主給價低;雙方要反復爭議。現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;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。 |
舉世無敵 | 全世界沒有能勝過的。 |
結纓伏劍 | 結纓:系上帽帶;伏劍:拔劍自刎。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。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規;引申為尋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談、技藝、事情等離奇;超出尋常。 |
細水長流 | 細:微小。比喻節約使用財物;使經常不缺用。也比喻一點一滴不間斷做某件事。 |
別有用心 | 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。 |
諸如此類 |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。指與上述同類的。諸:一些;許多;如:像。 |
竹籃打水一場空 |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。也作“動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。 |
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| 鴛鴦:鳥名,比喻夫妻。喬太守審理案件時將錯就錯,亂點鴛鴦,將三對夫妻相互錯配。比喻胡亂指揮。 |
華不再揚 | 已開過的花,在一年里不會再開。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。 |
在此存照 | 照:查考,察看。寫下字據保存進來,以作憑證 |
面如土色 | 土色:灰黃色。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。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