著書立說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著:寫作;撰述;立:建樹;成就;說:學說。寫書或文章;創立自己的學說。也作“著書立言”。
出處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十五回:“將南京元(玄)武湖賜與莊尚志著書立說;鼓吹休明。”
例子張教授雖已年近古稀,但仍潛心鉆研,著書立說。
基礎信息
拼音zhù shū lì shuō
注音ㄓㄨˋ ㄕㄨ ㄌ一ˋ ㄕㄨㄛ
繁體著書立説
感情著書立說是褒義詞。
用法用于褒義;諷刺時含貶義。一般作分句。
辨形“著”,不能寫作“箸”。
謎語寫作
近義詞著書立言
英語found a distinct school of thought
俄語писáть(опубликовáть в печáти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青天霹靂(意思解釋)
- 發綜指示(意思解釋)
- 勢力之交(意思解釋)
- 香草美人(意思解釋)
- 雪兆豐年(意思解釋)
- 舉重若輕(意思解釋)
- 天之驕子(意思解釋)
- 鴻鵠將至(意思解釋)
- 三長兩短(意思解釋)
- 惹事生非(意思解釋)
- 大失所望(意思解釋)
- 吃不了兜著走(意思解釋)
- 風俗人情(意思解釋)
- 永垂不朽(意思解釋)
- 夷為平地(意思解釋)
- 飽食暖衣(意思解釋)
- 本末倒置(意思解釋)
- 沖鋒陷陣(意思解釋)
- 珠玉之論(意思解釋)
- 讀書種子(意思解釋)
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釋)
- 雞口牛后(意思解釋)
- 斗轉星移(意思解釋)
- 洗耳恭聽(意思解釋)
- 似曾相識(意思解釋)
- 叫苦不迭(意思解釋)
- 扣人心弦(意思解釋)
- 暴露無遺(意思解釋)
※ 著書立說的意思解釋、著書立說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初生之犢不畏虎 | 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,無所畏懼。 |
個人主義 | 個人本身的利益應該高于一切的道德學說或原則,道德的自私自利。 |
多多益善 | 益:更加;善:好。越多越好;不厭其多。 |
長江后浪推前浪 |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。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。 |
德容言功 | 見“德言容功”。 |
舉重若輕 | 舉起重物就像舉起輕東西那么容易。比喻能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。 |
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 |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。 |
驚心動魄 |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;使人感受極深;震動極大。后形容令人震驚、感動、緊張之極。 |
不得而知 | 得:能夠。無從知道。 |
一哄而起 | 喧鬧;起哄。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。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。 |
救經引足 | 經:自縊,上吊;引:拉;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。比喻做的事與愿望相違背。 |
拔茅連茹 | 茅:白茅,一種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。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。 |
氣吞牛斗 | 牛:牽牛星。斗:北斗星。牛斗泛指星空。形容氣魄很大。 |
珠玉之論 | 形容精辟的言論,卓越的見解。 |
比眾不同 | 與大家相比,大不一樣。 |
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稱冒險犯法;不顧性命的人。亡:無;命:名;亡命:逃匿則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類人(含貶義)。 |
舉止嫻雅 | 嫻:文雅。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。 |
善善惡惡 | 稱贊善事,憎惡壞事。形容人區別善惡,愛憎分明。 |
切樹倒根 | 比喻徹底。 |
運籌帷幄 | 運籌:籌劃;策劃。帷幄:軍中營帳。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的方法策略。 |
滿面春風 | 春風:春天溫暖的風。本指春風拂面;溫暖宜人。現指心情喜悅;滿臉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。 |
落落寡合 | 落落:孤獨的樣子;不合群。寡:少;合:合群。孤孤單單;很難合群。 |
圓鑿方枘 | 鑿:榫眼;枘:榫頭。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為虎作倀 | 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;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;這種鬼叫作“倀”。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。 |
悲不自勝 | 勝:經受得住。悲傷得使自己經受不住了。形容傷感至極;情難自禁。 |
主人翁 | 當家作主的人。 |
師嚴道尊 | 為師之道要尊貴、莊嚴。《禮記 學記》:“凡學之道,嚴師為難。師嚴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學。”宋 韓淲《澗泉日記》:“鄭康成事馬融,三年不得見,乃使高業弟傳授于玄……漢之師道尊嚴如此。” |
經國之才 | 指治理國家的才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