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目十行
一目十行 (一目十行 ) 是一個漢語成語,拼音是yī mù shí háng,一目十行是褒義詞。。。。

拼音讀音
拼音yī mù shí háng
怎么讀
注音一 ㄇㄨˋ ㄕˊ ㄏㄤˊˊ
出處宋 劉克莊《雜記六言詩》詩:“五更三點待漏,一目十行讀書。”
例子那三官雙名景隆,字順卿,年方一十七歲,生得眉目清新,豐姿俊雅,讀書一目十行,舉筆即便成文。(明 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卷二十四)
正音“行”,不能讀作“xíng”。
用法主謂式;作謂語、狀語;含褒義。
辨形“目”,不能寫作“木”。
辨析一目十行和“走馬觀花”;都有“不求甚解”的意思。但一目十行偏重于“十行”而“不求甚解”;也有速度快的含義。
謎語最厲害的目光
近義詞不假思索、一揮而就、十行俱下
反義詞慢條斯理、蝸行牛步、老牛破車
英語read ten lines of writhing with one single glance
俄語пробегáть строчку за строчкой(читáть очень быстро)
※ 成語一目十行的拼音、一目十行怎么讀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成語大全提供。
在線漢字轉拼音
逴俗絕物 | 猶言超世絕俗。 |
火樹銀花 | 火樹:火紅的樹;指樹上掛滿燈彩;銀花:銀白色的花。指燈光閃亮;絢麗燦爛。 |
刻骨銘心 | 刻:刻劃;銘:在金屬上刻寫。刻在骨頭上;銘刻在心靈中。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。 |
明知故問 |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;卻還要故意問別人。 |
杜絕言路 | 杜絕:斷絕,阻塞;言路:進言之路。堵塞和斷絕一切進言之路,指不納諫言。 |
自食其果 | 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。形容自己做壞事;自己受害。 |
刀光劍影 | 刀的閃光;劍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;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?,F用于壞人就要行兇;干壞事。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。 |
飛檐走壁 |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,能夠跳上房檐,越過墻壁。 |
行不顧言 | 顧言:顧及自己所說的話。為人處事不守信用。 |
海底撈月 | 也作“水中撈月”、“海中撈月”。撈:撈取。從海中撈月亮。形容做事白費力氣;根本達不到目的。 |
光前啟后 | 猶“光前裕后”。 |
將伯之呼 | 指求人幫助。 |
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 | |
結纓伏劍 | 結纓:系上帽帶;伏劍:拔劍自刎。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。 |
一條龍 | 比喻事物首尾相連,排成一條連續不斷的線。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節上的相關聯的連續。 |
珠還合浦 | 合浦:漢代郡名,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。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。 |
天作之合 |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結合。形容婚姻美滿稱心。也可用來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親密關系。 |
字斟句酌 | 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說話、作文章嚴謹慎重。斟酌:考慮;推敲。 |
麻木不仁 | 不仁:失去感覺能力。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;對刺激沒有感覺。形容思想不敏銳;對事物反應遲鈍;漠不關心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約束自身,不放縱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、聽從命令。 |
坑坑洼洼 | 形容物體表面凹凸不平,高高低低。 |
群山四應 | 應:應和。四面群山紛紛響應。比喻一聲號召,人們群起響應。 |
亂作一團 | 混雜在一起,形容極為混亂。 |
始終一貫 | 自始至終都一樣。 |
強人所難 | 強:勉強。勉強別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。 |
強顏歡笑 | 心里不暢快,但臉上勉強裝出喜笑的樣子。 |
比翼鳥 | 傳說中的一種雌雄在一起飛的鳥。比喻恩愛夫妻。 |
徐娘半老,風韻猶存 | 徐娘:梁元帝妃徐氏,泛指婦女。指尚有風韻的中年婦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