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高 |
讓:推辭,拒絕。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。 |
經史子集 |
經:經書,儒家經典;史:史書;子:諸子百家著作;集:文集。指古代的經典著作。泛指古代典籍。 |
聞聲相思 |
聲:名聲。指思慕、欽仰有聲望的人。 |
多才多藝 |
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藝。 |
骨肉離散 |
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。比喻親人分散,不能團聚。 |
斷斷續續 |
不連續的,具有無條理的和不連貫的特性。 |
爭先恐后 |
爭著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 |
眼紅:激怒的樣子。仇敵碰在一起,彼此更加激怒。 |
平淡無奇 |
奇:特殊。平平淡淡;沒有什么顯著的、出色的地方。 |
拋磚引玉 |
拋出磚頭;引來白玉。比喻用粗淺的、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;引出別人高明的、或熟的意見或作品。常用作謙詞。 |
可想而知 |
想:推想。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。 |
不得而知 |
得:能夠。無從知道。 |
進道若退 |
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。 |
有權有勢 |
勢:地位和權力。既有權力,又有地位。 |
結駟連騎 |
隨從、車馬眾多。形容排場闊綽。 |
飽食暖衣 |
吃的飽;穿的暖;生活富足;無憂無慮。 |
異途同歸 |
途:道路;歸:歸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歸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徑;得到相同的效果;達到相同的目的。 |
不置可否 |
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平心而論 |
論:說。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論;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。 |
兵微將寡 |
微、寡:少。兵少將也不多。形容力量薄弱。 |
不可磨滅 |
磨滅:指痕跡、印象、功績、事實、道理等;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。形容永遠不會消失。 |
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 |
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時不我待 |
時間不會等待我們。指要抓緊時間。 |
勤學苦練 |
認真學習,刻苦訓練。 |
盡誠竭節 |
誠:忠誠。節:氣節,義節。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。亦作“盡節竭誠”、“盡心竭誠”、“盡忠竭力”、“盡忠竭誠”、“盡忠竭節”、“竭忠盡節”。 |
卑鄙齷齪 |
齷齪:骯臟。品行惡劣下流。 |
形影相隨 |
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
雷大雨小 |
比喻說得多,做得少,聲勢很大,實效很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