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無不言,言無不聽 |
說的人,凡是知道的無不說出,聽的人,沒有一句話不接受。 |
僧多粥少 |
和尚多,而供和尚喝的粥少。比喻物少人多,不夠分配。 |
易子而教 |
易:交換。交換孩子進行教育。 |
二八佳人 |
二八:指十六歲:佳人:美女。十五六歲的美女。 |
胸有成竹 |
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。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;有打算或有把握。成:完全的。 |
惜指失掌 |
惜:吝惜。因舍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。比喻因小失大。 |
敏而好學 |
敏:聰明。天姿聰明而且喜好學習。 |
庖丁解牛 |
庖丁:廚師。廚師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觀規律的人;技術純熟神妙;做事得心應手。 |
反面無情 |
翻臉不講情面。形容對人的態度突然變壞;不留情面。 |
一寸光陰一寸金 |
一寸光陰:指日影移動一寸;形容很短的時間。形容時間的寶貴。 |
大張旗鼓 |
大規模地搖旗擂鼓(張:展開;鋪排;旗鼓: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;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。 |
熟能生巧 |
巧:技巧。熟練了;就能找到竅門。 |
珍樓寶屋 |
珍奇的樓閣,華麗的房屋。指富麗豪華的建筑物。 |
香火姻緣 |
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共為唇齒 |
比喻互相輔助。 |
禮壞樂缺 |
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短壽促命 |
短命早死,要命。 |
形影相隨 |
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
顯親揚名 |
顯:使顯赫;揚:傳揚。使父母宗族顯耀;張揚自己的聲譽。指中舉、立功、做官的榮耀。 |
扣人心弦 |
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。也作“動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。 |
流風馀俗 |
遺留的風氣、習俗。 |
腹心相照 |
腹心:內心;照:映照,見。以真心相見。比喻彼此很知心,達到心心相印的程度。 |
表面文章 |
比喻浮夸或不切實際,敷衍塞責的做法。 |
暗香疏影 |
暗香:淡淡的香氣;疏影:稀疏的影子。梅花的香味和姿態。指稱梅花。 |
久假不歸 |
假:借;歸:歸還。本指長期借用一直不歸還。后指長期告假不回來。 |
近在咫尺 |
咫:古代長度單位;周制八寸;合現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;咫尺:很近的距離。指近在眼前;很近。 |
角巾東路 |
《晉書·羊祜傳》:“嘗與從弟琇書曰:‘既定邊事,當角巾東路,歸故里,為容棺之墟。’”意謂辭官退隱,登東歸之路。后用以為歸隱的典故。 |
持之以恒 |
持:保持;堅持;之:代詞;指所要堅持的東西;恒:長久;指恒心。有恒心地堅持下去。也作“持之以久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