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 |
困:貧乏。學習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點;教學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。 |
僧多粥少 |
和尚多,而供和尚喝的粥少。比喻物少人多,不夠分配。 |
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 |
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。 |
頭面人物 |
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(多含貶義)。 |
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|
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 |
觸目皆是 |
觸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見到的都是。 |
偃旗息鼓 |
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軍;不暴露目標。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。 |
視死如歸 |
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。形容為了正義事業;不怕犧牲生命。 |
滿招損,謙受益 |
自滿會招致損失,謙虛可以得到益處。 |
乳臭未干 |
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。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。 |
光前裕后 |
光前:光興前業;裕后:恩澤流傳及子孫。指增光前代;造福后人。形容功績顯著。 |
鬼鬼祟祟 |
迷信的人指鬼怪;或指鬼怪害人。形容行為偷偷摸摸;不光明正大。 |
戶告人曉 |
讓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漫不經心 |
漫:隨便;不受約束;經心:在意;留心。說話辦事不用心考慮;隨隨便便;不在乎。 |
峨峨洋洋 |
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風虎云龍 |
虎嘯生風,龍起生云。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。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,賢臣遇明君。 |
白首之心 |
老年時的壯志。 |
知往鑒今 |
鑒:借鑒。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。 |
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 |
將:統率,指揮。比喻越多越好。 |
惴惴不安 |
指擔心害怕(惴惴:恐懼、擔憂的樣子)。 |
騰聲飛實 |
傳揚名聲與功業。謂使名實俱得傳揚。 |
土生土長 |
當地生長的。 |
鳳友鸞交 |
①比喻有情男女結成的夫婦。②比喻男女間情投意合。 |
神不知鬼不覺 |
指形跡隱秘,不為人知。 |
母夜叉 |
比喻兇悍的婦女。 |
阿時趨俗 |
阿:迎合。迎合時尚和世俗。 |
表面文章 |
比喻浮夸或不切實際,敷衍塞責的做法。 |
風卷殘云 |
大風把殘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。比喻把殘存的東西掃蕩干凈;也用來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