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中之國 |
指一個國家內不受中央政權統轄的政權或地方。 |
撥云見日 |
撥開烏云見到太陽。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。也比喻疑團消除,心里頓時明白。 |
鬼怕惡人 |
比喻兇惡的人懼怕更兇惡者。 |
藝高人膽大 |
技藝高超的人膽量也大。 |
望風撲影 |
比喻做事沒有把握,沒有目標。也比喻毫無根據地盲目尋求。 |
反求諸己 |
諸;之于的合音;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對自己提出要求。 |
尾生之信 |
尾生: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,他為守約而甘心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約,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。 |
舉重若輕 |
舉起重物就像舉起輕東西那么容易。比喻能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。 |
男女授受不親 |
授:給予;受:接受;親:親自接觸。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、言談或授受物件,限制男女交往 |
陳言務去 |
陳舊的言辭一定要去掉。指寫作時務必要去掉陳舊的言辭。 |
繩鋸木斷 |
拉繩作鋸;也能鋸斷木頭。比喻力量雖小;條件雖差;只要堅持不懈地去做;就能把難辦的事做成。 |
連編累牘 |
牘:古代寫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過多,文辭長。 |
三長兩短 |
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;現多指死亡。 |
撈一把 |
用不正當手段取得一些利益。 |
多情善感 |
感情豐富,容易傷感。 |
過而能改 |
有了錯誤就能改正。 |
有目共睹 |
睹:看見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。形容極其明顯。 |
異途同歸 |
途:道路;歸:歸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歸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徑;得到相同的效果;達到相同的目的。 |
吳下阿蒙 |
吳下:現江蘇長江以南;阿蒙:指呂蒙。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。比喻人學識尚淺。 |
指手劃腳 |
用手指;用腳劃。形容說話時用手腳示意;也比喻瞎指揮;亂加評論指責。 |
陽春白雪 |
陽春;白雪: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;后來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學藝術。 |
定國安邦 |
邦:國家。治理和保衛國家,使國家安定穩固。 |
縱橫天下 |
在天下任意往來,沒有阻擋。 |
龍馭上賓 |
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牽腸掛肚 |
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。形容非常掛念;不放心。 |
散言碎語 |
猶言閑言碎語。 |
飛蛾撲火 |
蛾:像蝴蝶似的昆蟲。飛蛾撲到火上。比喻自尋死路;自取滅亡。 |
薪盡火滅 |
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滅了。比喻死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