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此一舉 |
在:在于,決定于;舉:舉動,行動。指事情的成敗就決定于這一次的行動。 |
鳴鑼開道 |
鳴鑼:敲鑼。封建時代官吏出行時;前面差役敲鑼;吆喝行人回避。現多比喻為某種事物的產生制造輿論。 |
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繩 |
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,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。 |
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 |
事:侍奉,服侍。忠義之臣,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;貞節的婦女,不再嫁第二個丈夫。指忠誠不二。 |
逆道亂常 |
指違背道德綱常。 |
來去無蹤 |
蹤:腳印。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蹤影。形容出沒極為迅速或隱秘。 |
自力更生 |
依靠自己的力量;重新獲得生命。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業發展興旺。更生:重新獲得生命。 |
丑聲遠播 |
壞名聲傳播得很遠。 |
皮開肉綻 |
綻:裂開。皮肉都裂開。形容被毆打得傷勢極重。 |
蝶粉蜂黃 |
指古代婦女粉面額黃,妝扮美容。 |
有目共睹 |
睹:看見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。形容極其明顯。 |
匡謬正俗 |
糾正錯誤,矯正陋習。 |
眾建賢才 |
建:建樹;賢才:優秀的人才。選用眾多優秀的人才。 |
樹欲靜而風不止 |
樹要靜止,風卻不停地刮著。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。 |
口墜天花 |
據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·序品》載,佛祖說法,感動天神,“六欲諸天及天子眾,以天福力雨種種華:優缽羅華,波頭摩華……于虛空中繽紛亂墜”,“天華亂墜滿虛空,眾香普熏于大會”。后遂以“口墜天花”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。華,同“花”。 |
亡命之徒 |
指逃亡的人。也稱冒險犯法;不顧性命的人。亡:無;命:名;亡命:逃匿則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類人(含貶義)。 |
捫心自問 |
捫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著胸口;自己問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迭床架屋 |
床上擱床,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復、累贅。 |
法不阿貴 |
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討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。意思是秉公執法;不畏權貴。 |
手不釋書 |
猶手不釋卷。 |
清風勁節 |
喻人品純潔,節操堅貞。 |
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臺 |
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,都信心十足,毫不動搖。同“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船”。 |
萬變不離其宗 |
宗:宗旨、目的。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,其本質或目的不變。 |
精明強干 |
精細聰明;善于辦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
屨及劍及 |
屨:鞋;及:趕上。形容人奮發興起,行動果斷迅速 |
騰聲飛實 |
傳揚名聲與功業。謂使名實俱得傳揚。 |
張徨失措 |
見“張皇失措”。 |
五花八門 |
原指五行陣和八門陣。這是古代兩種戰術變化很多的陣勢。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