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出茅廬 |
茅廬:草屋。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;接受邀請;就任軍師;首戰用計火燒博望坡;大敗曹兵;立下了戰功。后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;缺乏經驗。 |
前因后果 |
佛教講;先前種什么因;后來就結什么果;指事情發生的起因和它的結果。指事情的全部過程。 |
丑聲遠播 |
壞名聲傳播得很遠。 |
如臂使指 |
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。比喻指揮、調動得心應手。 |
打腫臉充胖子 |
比喻寧可付出代價而硬充作了不起。 |
廢書而嘆 |
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。 |
紛亂如麻 |
麻:麻團。交錯雜亂像一團亂麻。 |
吃不了兜著走 |
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。 |
民不畏死 |
畏:懼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氣慨。 |
難上加難 |
難:不容易。形容極端的難度。 |
婆婆媽媽 |
形容人動作瑣細,言語羅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 |
十惡不赦 |
十惡: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。指罪惡極大;不可饒恕。 |
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 |
|
室邇人遙 |
見“室邇人遠”。 |
家無儋石 |
十斗為一石,兩石為一儋。形容家里沒有存糧。比喻家境困難。 |
扭直作曲 |
比喻是非顛倒。 |
皮笑肉不笑 |
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。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。 |
目無全牛 |
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。 |
閑情逸致 |
逸:安閑;致:興致。指毫無事物所累;輕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。 |
如癡如醉 |
形容神態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短壽促命 |
短命早死,要命。 |
生知安行 |
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。 |
熱氣騰騰 |
熱氣:溫度高的氣體;騰騰:氣體不斷上升的樣子。原意為熱氣盛大。比喻情緒高漲;氣氛熱烈。 |
充耳不聞 |
充:塞住;聞:聽。塞住耳朵不聽。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。 |
叫苦不迭 |
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連聲叫苦。 |
麻木不仁 |
不仁:失去感覺能力。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;對刺激沒有感覺。形容思想不敏銳;對事物反應遲鈍;漠不關心。 |
薪盡火滅 |
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滅了。比喻死亡。 |
脫口而出 |
指話語未經思索;隨口而言。脫口:不加思索地開口說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