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信杳無 |
沒有一點消息。 |
書通二酉 |
比喻讀書甚多,學識豐富精湛。二酉,指大酉山、小酉山。據說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,相傳秦人于此而學,因留之。見《太平御覽》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《荊州記》。后因以此為喻。 |
素昧平生 |
一向不了解。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。素:從來;昧:不明白;不了解。 |
謹小慎微 |
原指對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謹慎小心的態度;形容非常謹慎。現指對細小的問題過分小心;流于畏縮。 |
泥牛入海 |
泥塑的牛進入大海中就會化掉。比喻一去不返;杳無音信。 |
卬首信眉 |
信,通“伸”。昂首伸眉。形容意氣昂揚,不隨波逐流。 |
懸而未決 |
一直拖在那里,沒有得到解決。 |
章甫薦履 |
冠被墊在鞋子下。比喻上下顛倒。 |
引鬼上門 |
比喻招來壞人。 |
弦外之響 |
比喻言外之意。 |
正身明法 |
端正自身,嚴明法紀。 |
繩鋸木斷 |
拉繩作鋸;也能鋸斷木頭。比喻力量雖小;條件雖差;只要堅持不懈地去做;就能把難辦的事做成。 |
頭面人物 |
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(多含貶義)。 |
春山如笑 |
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。 |
觸目皆是 |
觸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見到的都是。 |
飽食暖衣 |
吃的飽;穿的暖;生活富足;無憂無慮。 |
安閑自得 |
自得:自己感到舒適。安靜清閑,感到非常舒適。 |
立竿見影 |
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見功效。 |
孜孜不倦 |
勤奮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天網恢恢 |
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。 |
匪夷所思 |
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規;引申為尋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談、技藝、事情等離奇;超出尋常。 |
呼風喚雨 |
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;可以呼喚風雨。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。 |
如火如荼 |
荼:音圖。像火一樣紅;像茅草花一樣白。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。 |
歡聚一堂 |
歡樂地聚集在一起。 |
陰陽怪氣 |
形容態度怪癖,冷言冷語,不可捉摸。 |
首尾兩端 |
兩端:拿不定主意。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動搖不定。 |
絕路逢生 |
形容在最危險的時候得到生路。 |
倒懸之急 |
倒懸:頭向下、腳向上懸掛著。比喻極其艱難、危險的困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