歌功頌德 |
頌揚功績和德行。現多含阿諛奉承的意思。功:功績。德:德行。 |
個人主義 |
個人本身的利益應該高于一切的道德學說或原則,道德的自私自利。 |
多多益善 |
益:更加;善:好。越多越好;不厭其多。 |
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 |
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,到了老年,悲傷也沒用了。 |
窮家富路 |
指居家應節儉,出門則要多帶盤纏,免遭困窘。 |
安步當車 |
安:安詳從容;不慌不忙。步:步行;當:代替。不慌不忙地步行;權當是乘車。又借指人能安于貧賤自行其樂。 |
雄心壯志 |
偉大的理想;宏偉的志愿。 |
民不畏死 |
畏:懼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氣慨。 |
己溺己饑 |
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?!焙笠蛞浴凹耗缂吼嚒被颉凹吼嚰耗纭敝^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發號施令 |
發、施:發布;下達;號:號令、命令。發布命令;下達指示;進行指揮。 |
室徒四壁 |
猶言室內空無一物。喻貧窮。 |
拔苗助長 |
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,急于求成,反而壞事。 |
生拉硬扯 |
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。也形容用力拉扯,勉強別人聽從自己。 |
不可磨滅 |
磨滅:指痕跡、印象、功績、事實、道理等;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。形容永遠不會消失。 |
錯落有致 |
致:別致;有情趣;錯落:參差交錯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;但卻極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湖光山色 |
湖水風光;山巒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立竿見影 |
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見功效。 |
散言碎語 |
猶言閑言碎語。 |
才高七步 |
形容才思敏捷。 |
不在話下 |
原多用于舊小說中;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;轉入別的情節?,F多指事物輕微;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;用不著說。 |
惴惴不安 |
指擔心害怕(惴惴:恐懼、擔憂的樣子)。 |
似曾相識 |
好象曾經見過。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。 |
竹籃打水一場空 |
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。 |
走過場 |
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,卻不實干。 |
長他人志氣,滅自己威風 |
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,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。 |
發人深思 |
深:無限,沒有窮盡。啟發人深入地思考。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,耐人尋味。 |
拆東墻補西墻 |
拆倒東邊的墻,以修補西邊的墻。比喻臨時勉強應付。亦比喻臨時救急,不是根本辦法。 |
母夜叉 |
比喻兇悍的婦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