鳴鑼開道 |
鳴鑼:敲鑼。封建時代官吏出行時;前面差役敲鑼;吆喝行人回避。現多比喻為某種事物的產生制造輿論。 |
素昧平生 |
一向不了解。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。素:從來;昧:不明白;不了解。 |
大有可為 |
事情很值得做;很有開拓或發展有前途。 |
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 |
憂慮在天下人之前,享受在天下人之后。比喻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。 |
取長補短 |
吸取別人的長處;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。 |
損人不利己 |
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。 |
膽如斗大 |
膽:膽量;斗:舊時的一種量器,容量為十升。膽子像斗一樣大。形容膽量極大。 |
明爭暗斗 |
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;形容內部鉤心斗爭;互相爭斗的情況。 |
不三不四 |
不像這也不像那。即不像樣子;不倫不類。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。 |
萬無一失 |
指絕對不會出差錯。萬:形容很多;失:差錯。 |
惹事生非 |
招惹是非,引起爭端。 |
藏形匿影 |
藏、匿:隱藏。隱藏形跡,不露真相。 |
讜言直聲 |
讜言:公正的言論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氣壯的言論。 |
欺善怕惡 |
欺侮善良者,懼怕兇惡者。 |
有血有肉 |
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;內容充實。 |
摧身碎首 |
即粉身碎骨。 |
口墜天花 |
據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·序品》載,佛祖說法,感動天神,“六欲諸天及天子眾,以天福力雨種種華:優缽羅華,波頭摩華……于虛空中繽紛亂墜”,“天華亂墜滿虛空,眾香普熏于大會”。后遂以“口墜天花”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。華,同“花”。 |
捫心自問 |
捫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著胸口;自己問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有求必應 |
只要有人請求;就一定答應。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;好說話。 |
意料之外 |
沒有想到的。 |
霜露之悲 |
對父母先祖的悲思。 |
竹籃打水一場空 |
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。 |
半新不舊 |
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舊。 |
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|
鴛鴦:鳥名,比喻夫妻。喬太守審理案件時將錯就錯,亂點鴛鴦,將三對夫妻相互錯配。比喻胡亂指揮。 |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
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語助詞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仰望著高山,效法著大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魂飛天外 |
靈魂脫離軀體飛到天空之外。形容驚恐到極點。 |
主人翁 |
當家作主的人。 |
光怪陸離 |
光怪:奇異的光彩;陸離:色彩繁雜。形容奇形怪狀;五顏六色。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