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無大志 |
心里沒有遠大志向。 |
初生之犢不畏虎 |
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,無所畏懼。 |
樂道安命 |
樂守正道而安于天命。 |
解鈴還須系鈴人 |
比喻由誰引起的麻煩,仍由誰去解決。 |
勞燕分飛 |
勞:伯勞;鳥名。伯勞和燕子分飛東西;比喻親人或朋友別離。 |
多謀善慮 |
謀:謀劃,策劃;慮:思考。富于智謀,又善于思考。 |
弦外之響 |
比喻言外之意。 |
滿山遍野 |
布滿山嶺田野。形容數量多或范圍廣。 |
壓歲錢 |
過陰歷年時長輩給小孩兒的錢。 |
繩鋸木斷 |
拉繩作鋸;也能鋸斷木頭。比喻力量雖小;條件雖差;只要堅持不懈地去做;就能把難辦的事做成。 |
三人行,必有我師 |
三個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。指應該不恥下問,虛心向別人學習。 |
空費詞說 |
說的話別人不聽,等于白說。 |
蝶粉蜂黃 |
指古代婦女粉面額黃,妝扮美容。 |
不費吹灰之力 |
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,不花一點力氣。 |
兢兢戰戰 |
兢兢:小心謹慎的樣子;戰戰:畏懼的樣子。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。 |
倦鳥知還 |
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。 |
自命不凡 |
自稱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正人君子 |
舊時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。 |
光前啟后 |
猶“光前裕后”。 |
分路揚鑣 |
揚鑣:指驅馬前進。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標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 |
不治之癥 |
治不好的病、絕癥。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、錯誤。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
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文治武功 |
政績和戰功。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。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。 |
兵微將寡 |
微、寡:少。兵少將也不多。形容力量薄弱。 |
賢母良妻 |
見“賢妻良母”。 |
心上心下 |
形容心神不安。 |
子繼父業 |
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。 |
切樹倒根 |
比喻徹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