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宗明義
開宗明義 (開宗明義 ) 是一個漢語成語,拼音是kāi zōng míng yì,開宗明義是中性詞。。。。

拼音讀音
拼音kāi zōng míng yì
怎么讀
注音ㄎㄞ ㄗㄨㄥ ㄇ一ㄥˊ 一ˋˊ
繁體開宗明義
出處《孝經 開宗明義章》宋 邢昺題解:“開,張也;宗,本也;明,顯也;義,理也。言此章開張一經之宗本,顯明五孝之義理,故曰開宗明義章也。”
例子在這開宗明義的第一信里,請你們容我在你們面前介紹我自己。(冰心《寄小讀者 通訊一》)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用于說話與寫文章。
辨形“明”,不能寫作“名”;“義”,不能寫作“意”。
辨析開宗明義和“開門見山”;“直截了當”意義相近;但開宗明義比較正式。多用于書面語;后兩者多用于口語。
近義詞直截了當、開門見山
反義詞旁敲側擊、轉彎抹角
英語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
俄語срáзу же раскрывáть суть вопроса
日語冒頭(ぼうとう)に全篇の主旨(しゅし)を示す
德語gleich zu Beginn den Hauptgedanken erklǎren
※ 成語開宗明義的拼音、開宗明義怎么讀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成語大全提供。
在線漢字轉拼音
交淺言深 | 跟交情淺的人談心里話。 |
用心竭力 | 用盡心計和力量。 |
一錢太守 | 比喻值得稱贊的廉潔的官吏。或譏諷那些貪官污吏貪財。 |
自力更生 | 依靠自己的力量;重新獲得生命。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業發展興旺。更生:重新獲得生命。 |
著手回春 | 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。也比喻醫術高明。 |
安安靜靜 | 指沒有聲音,沒有吵鬧和喧嘩。 |
揚幡擂鼓 | 幡:垂直的長條旗子。舞動著幡,敲打著鼓。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。 |
頭面人物 |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(多含貶義)。 |
苦口之藥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。比喻尖銳的批評,聽起來覺得不舒服,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。 |
汗牛充棟 | 棟:棟宇;房屋。指藏書太多;運輸時可使牛出汗;存放時可堆至屋頂。形容書籍極多。 |
漚沫槿艷 | 漚:水泡;槿:木槿。晶瑩的水泡,艷麗的槿花。比喻短暫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。 |
雄心壯志 | 偉大的理想;宏偉的志愿。 |
驚鴻艷影 | 驚鴻:輕捷飛起的鴻雁。形容女子輕盈艷麗的身影。多就遠望而言。 |
紛亂如麻 | 麻:麻團。交錯雜亂像一團亂麻。 |
以毒攻毒 | 攻:治。用毒藥治病毒。喻指用對方使用的厲害手段制服對方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績和戰功。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。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。 |
舉直錯枉 | 舉:選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錯:通“措”,廢棄,放棄。枉:彎曲,比喻邪惡之人。起用正直賢良,罷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舉直厝枉”、“舉直措枉”。 |
湖光山色 | 湖水風光;山巒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顧景慚形 | 看著身影,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。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、稱號等而感到慚愧。 |
認賊作父 | 把壞人當作父親;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。 |
背鄉離井 | 指遠離家鄉,流落他方。 |
離本趣末 | 趣:通“趨”,趨向。丟掉根本,追逐末節 |
足不出門 | 同“足不出戶”。 |
伸手不見五指 | 形容光線非常暗,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。 |
霜露之悲 | 對父母先祖的悲思。 |
寥寥無幾 | 寥:稀少;很少;無幾:沒有幾個。形容非常稀少;沒有幾個。 |
脫口而出 | 指話語未經思索;隨口而言。脫口:不加思索地開口說。 |
發人深思 | 深:無限,沒有窮盡。啟發人深入地思考。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,耐人尋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