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單全收 |
指按照禮單的數目全部接受。 |
分道揚鑣 |
道:路;鑣:馬嚼子;借指為馬;揚鑣:驅馬向前。分走不同的路。比喻人們分別發展和施展各自的聰明才智。比喻因志趣、目標不同而各走各的路。 |
月明千里 |
月光普照大地。后多用作友人或戀人相隔遙遠,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。 |
顧后瞻前 |
同“瞻前顧后”。 |
疙里疙瘩 |
文字不通暢,物體不平滑很粗糙。 |
繁文縟節 |
文;節:舊時指禮節;縟:繁重。繁瑣過多的禮節、儀式。也指繁瑣多余的事項或手續。 |
仁義道德 |
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。 |
肝膽過人 |
膽量超過一般人。比喻有勇氣,有血性。 |
促膝談心 |
促:挨近;促膝:膝蓋挨近膝蓋。形容面對面靠近坐著;親密地交談心里話。 |
半路出家 |
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路無拾遺 |
見“路不拾遺”。 |
表里如一 |
表:外表;里:內心。外表和內心一個樣。外表與內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論、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
拔茅連茹 |
茅:白茅,一種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。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。 |
珠玉之論 |
形容精辟的言論,卓越的見解。 |
峨峨洋洋 |
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便還就孤 |
就撤回到我這里.。 |
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|
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,混一天算一天,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。 |
香火姻緣 |
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戰戰業業 |
戒慎畏懼貌。 |
牽腸掛肚 |
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。形容非常掛念;不放心。 |
狼吞虎咽 |
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。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。 |
屢試不爽 |
屢次試驗都不錯。 |
愛毛反裘 |
古時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視根本,輕重倒置。 |
雞口牛后 |
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 |
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 |
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一覽無余 |
覽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字斟句酌 |
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說話、作文章嚴謹慎重。斟酌:考慮;推敲。 |
空手套白狼 |
徒手抓住白狼。指無本買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