徘徊觀望 |
徘徊:來回地行走。形容應該決斷時猶豫的樣子。 |
零光片羽 |
比喻珍貴事物的一小部分。 |
長夜之飲 |
指通宵宴飲。 |
費盡心機 |
心機:心思;計謀。指用盡了心思。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。 |
大包大攬 |
把事情、任務等盡量兜攬過來。 |
肝膽欲碎 |
欲:將要。肝和膽將要破碎了。形容極度悲痛或非常生氣。 |
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 |
眼紅:激怒的樣子。仇敵碰在一起,彼此更加激怒。 |
叫化子 |
乞丐。 |
仁義道德 |
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。 |
目不忍見 |
形容景象極其悲慘。同“目不忍視”。 |
反治其身 |
治:整治;身:身體;其身:自身。反而整治自身。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。 |
罄竹難書 |
罄:盡;竹: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;書:寫。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。多形容罪惡累累。 |
妻兒老少 |
見“妻兒老小”。 |
繪聲繪影 |
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。 |
摧身碎首 |
即粉身碎骨。 |
一條龍 |
比喻事物首尾相連,排成一條連續不斷的線。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節上的相關聯的連續。 |
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 |
用公道來回報怨恨,用恩德來回報恩德。 |
二三其意 |
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專一,反復無常。 |
金口木舌 |
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通時合變 |
同“通權達變”。 |
不合時宜 |
時宜:當時的需要或時尚。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。 |
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|
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同“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”。 |
別有用心 |
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?,F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。 |
縱橫四海 |
縱橫:奔馳無阻。在天下任意往來,沒有阻擋。比喻無敵于世。 |
揮戈反日 |
揮舞兵器,趕回太陽。比喻排除困難,扭轉危局。 |
一目十行 |
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書非常快。 |
鉅學鴻生 |
學識淵博的人。 |
梟首示眾 |
斬首懸示于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