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適如常 |
平安舒適像正常情況一樣。 |
繩之以法 |
繩:準繩;引申為制裁;之:代詞代犯法的人;以:用;拿;法:法律;法令。用法律作準繩;給予制裁。 |
放牛歸馬 |
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。比喻戰爭結束,不再用兵。 |
目光短淺 |
缺乏遠見卓識的、只顧眼前利益的性質或狀態 |
自力更生 |
依靠自己的力量;重新獲得生命。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業發展興旺。更生:重新獲得生命。 |
居重馭輕 |
指人主掌握兵權以制政權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 |
二十四史:清乾隆時刻《史記》等24部史書。比喻情況復雜,頭緒繁多,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。 |
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 |
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,禍事卻會接踵而至。 |
愛才如渴 |
才:賢才,人才。愛慕賢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。 |
一文不名 |
一文錢都沒有(名:占有)。形容非常貧困。 |
性急口快 |
性子急,有話就說。 |
吃不了兜著走 |
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。 |
儉以養德 |
節儉有助于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。 |
公才公望 |
才:才識;望:名望。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。 |
懸石程書 |
形容勤于政事。 |
國泰民安 |
泰:太平。國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皮笑肉不笑 |
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。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。 |
讀書種子 |
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超然物外 |
超然:脫離;不介入;物:客觀世界。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人面狗心 |
①《晉書·苻朗載記》:“朗曰:‘吏部為誰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學低下的人。②猶言人面獸心。 |
狼吞虎咽 |
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。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。 |
奮起直追 |
奮:鳥類展翅起飛。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;振作起來;一股勁地趕上去。 |
鷸蚌相爭 |
“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”的省語。比喻雙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。 |
義不容辭 |
義:道義;容:允許。辭:推辭。道義上不允許推辭。 |
伸手不見五指 |
形容光線非常暗,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。 |
似曾相識 |
好象曾經見過。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。 |
一覽無余 |
覽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可有可無 |
可以有也可以沒有。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