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重馭輕 |
指人主掌握兵權以制政權。 |
零光片羽 |
比喻珍貴事物的一小部分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 |
二十四史:清乾隆時刻《史記》等24部史書。比喻情況復雜,頭緒繁多,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。 |
自強不息 |
自覺地努力向上;永不停步。息:停止。 |
鬼爛神焦 |
形容火災慘烈,眾多的人被燒死。 |
舉善薦賢 |
賢:胡才能,有道德的。保舉推薦品德好、有才能的人。 |
群龍無首 |
首:頭;引申為領袖。一群龍沒有領頭的。比喻沒有領頭的;無從統一行動。 |
風俗人情 |
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、禮節、習慣等。 |
纏綿悱惻 |
纏綿:情感縈繞而不能解脫;悱惻:悲苦。形容心情悲苦;無法排遣。后也指詩文情調凄愴而婉轉。也作“悱惻纏綿”。 |
香火姻緣 |
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各行其是 |
行:做;是:對的;其是:他自己認為是對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動不一致。 |
受益匪淺 |
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處很多。 |
顧景慚形 |
看著身影,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。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、稱號等而感到慚愧。 |
不在話下 |
原多用于舊小說中;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;轉入別的情節。現多指事物輕微;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;用不著說。 |
足不出門 |
同“足不出戶”。 |
過甚其詞 |
話說得太過分;與實際不相符。 |
歲寒三友 |
松、竹經冬不凋,梅花耐寒開放,因此有“歲寒三友”之稱。 |
止戈興仁 |
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戰爭,施行仁政。 |
有機可乘 |
機:機會;乘:趁。有空子可鉆。指客觀上提供了可以用來達到某種目的的機會。 |
見所不見 |
見“見所未見”。 |
風卷殘云 |
大風把殘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。比喻把殘存的東西掃蕩干凈;也用來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。 |
落荒而逃 |
離開大路;逃向荒野。形容戰敗后狼狽地逃走。也比喻處于尷尬窘迫境地時狼狽而去。 |
奇技淫巧 |
指新奇的技藝和作品。 |
音容如在 |
聲音和容貌仿佛還在。形容對死者的想念。同“音容宛在”。 |
皮松肉緊 |
形容漫不經心,寬泛而無關緊要 |
專心致志 |
心里很專一;注意力集中。致:極盡;志:心意;志趣。 |
心猿意馬 |
形容心思不定;好像猴子跳、馬奔跑一樣控制不住。 |
連篇累牘 |
連:連接;篇、牘:古代寫字用的竹筒和木板;累:重疊、堆積。指采用過多的篇幅敘述一件事。形容文辭冗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