繩之以法 |
繩:準繩;引申為制裁;之:代詞代犯法的人;以:用;拿;法:法律;法令。用法律作準繩;給予制裁。 |
定時炸彈 |
由計時器控制、能在預定時間自動引爆的炸彈。比喻潛伏的危機。 |
林下風致 |
同“林下風氣”。 |
章甫薦履 |
冠被墊在鞋子下。比喻上下顛倒。 |
上下其手 |
比喻暗中勾結(jié);隨意玩弄手法;串通作弊。 |
金光閃閃 |
閃閃:光亮閃爍。金光閃爍耀眼 |
壞法亂紀 |
破壞法制和紀律。 |
土木形骸 |
形骸:指人的形體。形體象土木一樣。比喻人的本來面目,不加修飾。 |
分路揚鑣 |
揚鑣:指驅(qū)馬前進。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標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 |
國無寧日 |
寧:安寧。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。 |
三個臭皮匠,合成一個諸葛亮 |
諸葛亮: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。比喻人多智廣。 |
皮笑肉不笑 |
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。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。 |
舉止嫻雅 |
嫻:文雅。形容女子的姿態(tài)和風度嫻靜文雅。 |
白草黃云 |
形容邊塞荒漠凄涼的景象。 |
平地一聲雷 |
比喻突然發(fā)生的重大變動。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剛愎自用 |
剛:強硬。愎:固執(zhí);任性。剛愎:倔強固執(zhí);不接受別人的意見。自用:自以為是。固執(zhí)任性;自以為是。 |
不問青紅皂白 |
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 |
華不再揚 |
已開過的花,在一年里不會再開。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。 |
主人翁 |
當家作主的人。 |
河山之德 |
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餓殍遍野 |
殍:人餓死后的尸體。餓死的人到處都是。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。 |
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 |
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,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,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。 |
今夕何夕 |
今夜是何夜?多用作贊嘆語。謂此是良辰。 |
平時不燒香,急來抱佛腳 |
諺語。原比喻平時不往來,遇有急難才去懇求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,臨時慌忙應(yīng)付。 |
西學東漸 |
漸:流入。西方的各種學說向東方流傳。 |
意惹情牽 |
惹:引起。牽:牽掛。引起情感上的纏綿牽掛。 |
池魚之殃 |
比喻因牽連而無端遭到的禍害。 |
心猿意馬 |
形容心思不定;好像猴子跳、馬奔跑一樣控制不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