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出茅廬 |
茅廬:草屋。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;接受邀請;就任軍師;首戰(zhàn)用計火燒博望坡;大敗曹兵;立下了戰(zhàn)功。后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;缺乏經(jīng)驗。 |
春風(fēng)化雨 |
化雨:適時的雨。像用和暖的春風(fēng)吹拂人;似及時的雨水滋潤大地一樣。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。也用來稱頌師長的教誨。 |
鶴立雞群 |
像仙鶴立在雞群之中。比喻才能或儀表出眾。 |
曉以大義 |
曉:使人明白。把道理對人講清楚。 |
明知故問 |
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;卻還要故意問別人。 |
處實效功 |
處:辦理。效:效驗,效果。功:功績,成效。處理事情從實際出發(fā),講究功效。 |
香銷玉沉 |
香、玉:美女;銷:通“消”,消失。比喻美麗的女子死亡。 |
暮史朝經(jīng) |
經(jīng):指儒家經(jīng)典。晚上讀史書,早晨讀經(jīng)書。形容勤奮好學(xué)。 |
拂袖而去 |
拂袖:甩袖子;表示生氣。一甩袖子就走了。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。 |
飲水思源 |
喝水時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 |
到此為止 |
以這里為界限。 |
顧影弄姿 |
顧影:看著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種姿態(tài)。對著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種姿態(tài)。形容賣弄身形,自我欣賞。 |
時至運來 |
時機來了,運氣也有了轉(zhuǎn)機。指由逆境轉(zhuǎn)為順境。 |
敗俗傷風(fēng) |
指敗壞社會道德風(fēng)氣。 |
大張旗鼓 |
大規(guī)模地?fù)u旗擂鼓(張:展開;鋪排;旗鼓:古代作戰(zhàn)時傳達軍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規(guī)模和聲勢大;現(xiàn)泛指做事規(guī)模和聲勢很大。 |
禍國誤民 |
禍:禍害;誤:誤導(dǎo),耽誤。指危害國家,誤導(dǎo)人民。 |
公才公望 |
才:才識;望:名望。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。 |
有目共睹 |
睹:看見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。形容極其明顯。 |
繪聲繪影 |
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。 |
敢不承命 |
敢:反語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? |
坐觀垂釣者,徒有羨魚情 |
徒:空;羨:羨慕。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,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。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。 |
短壽促命 |
短命早死,要命。 |
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 |
用公道來回報怨恨,用恩德來回報恩德。 |
春寒料峭 |
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帶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輕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
故態(tài)復(fù)萌 |
老樣子又重新恢復(fù)。指原來的舊習(xí)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
密鑼緊鼓 |
鑼聲緊,鼓點密。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(jié)奏急促的鑼鼓。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、聲勢。 |
引領(lǐng)翹首 |
引領(lǐng):伸長脖子;翹首:抬頭。伸長脖子,抬著頭。非常盼望的樣子。 |
洗耳恭聽 |
洗耳:擦洗耳朵;比喻很重視聽對方說話;恭:恭敬地。洗干凈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。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。指專心地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