徘徊觀望 |
徘徊:來回地行走。形容應(yīng)該決斷時猶豫的樣子。 |
綠林豪客 |
綠林:西漢王匡、王鳳為首的“綠林軍”。指聚集山林、反抗官府的武裝力量指傷害人民的群盜股匪。 |
奉命惟謹(jǐn) |
形容嚴(yán)格遵照命令行事,不敢稍有違背。 |
首身分離 |
首:頭。頭和身體分開了。指被砍頭。 |
刻骨銘心 |
刻:刻劃;銘:在金屬上刻寫。刻在骨頭上;銘刻在心靈中。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。 |
窮鄉(xiāng)僻壤 |
指荒遠(yuǎn)偏僻的地方。 |
明知故問 |
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;卻還要故意問別人。 |
不得而知 |
得:能夠。無從知道。 |
囊螢照雪 |
囊螢: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。形容家境貧寒,勤苦讀書。 |
路無拾遺 |
見“路不拾遺”。 |
心急如焚 |
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。形容心情極其焦急。焚:燒。 |
語不驚人 |
語:言語,也指文句。語句平淡,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。 |
眾建賢才 |
建:建樹;賢才:優(yōu)秀的人才。選用眾多優(yōu)秀的人才。 |
休戚是同 |
休:歡樂,吉慶;戚:憂愁;是:語助詞。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(dān)。形容關(guān)系密切,同甘共苦。 |
比眾不同 |
與大家相比,大不一樣。 |
天下第一 |
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。 |
狼吞虎咽 |
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。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。 |
呼風(fēng)喚雨 |
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;可以呼喚風(fēng)雨。現(xiàn)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。 |
月兒彎彎照九州,幾家歡樂幾家愁 |
九州:指全中國。月亮普照全中國,而人間苦樂不同,少數(shù)人過著吃喝玩樂奢侈豪華的生活,好多人卻過著饑寒交迫的苦日子。 |
黃鐘毀棄 |
毀:毀壞;棄:拋棄;黃鐘:古樂器;音調(diào)最為洪亮。黃鐘被毀壞被拋棄。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。 |
冒失鬼 |
言語、舉動魯莽、輕率的人。 |
藥石無效 |
藥石:藥和治病的石針。藥和石針都不見效。形容病情嚴(yán)重。 |
平時不燒香,急來抱佛腳 |
諺語。原比喻平時不往來,遇有急難才去懇求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(zhǔn)備,臨時慌忙應(yīng)付。 |
雞毛蒜皮 |
比喻無關(guān)緊要的小事或毫無價(jià)值的東西。 |
表面文章 |
比喻浮夸或不切實(shí)際,敷衍塞責(zé)的做法。 |
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|
比喻按照實(shí)際情況變化而做出相應(yīng)的變化。 |
遙遙無期 |
遙遙:很遠(yuǎn)。指日期遙遠(yuǎn)得很。說不定要到何年何月。 |
舉措不當(dāng) |
舉措:舉動,措置。指行動措施不得當(dāng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