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以前無人問津,到現在熱度高居不下,新能源汽車被消費者所追捧,似乎也就是幾年光景的事情。而且伴隨著這種趨勢的上升,新能源汽車還很有可能在今年突破年銷500萬臺的成績,說一句“新能源時代即已至”似乎也不算過分。然而,一件新事物的發展,注定不會是一帆風順,而“自燃”或許是新能源發展道路上的很大一個阻礙。
事實上,新能源汽車頻繁發生“自燃”,算不上是什么新鮮事,不過不少人認為這是炒作出來的話題,畢竟燃油車自燃事件也不再少數。當然,消費者的質疑并不是沒有道理,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逢春就曾引用一組數據,可以看到,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起火概率萬分之0.49,2020年是萬分之0.26,而根據公安部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,傳統燃油車的年火災事故率約為萬分之1到萬分之2。
兩相對比下來,燃油車的自燃概率是要明顯大于新能源汽車的。那為何每次發生自燃現象時,大家對于燃油車幾乎不怎么關注,然而反倒是新能源汽車卻頻頻被質疑呢?難道真的是媒體為了蹭熱度而博人眼球?
不得不承認,燃油車的自燃概率確實要大于新能源汽車,馬斯克說過的“電動車起火可能性比燃油車低500%”這句話也不無道理。但要知道的是,電動車的自燃與燃油車的自燃可不是一個概念,這不僅僅在于市面上的電動車“年齡”普遍比燃油車低,更重要的是一旦發生自燃事件,電動車的逃生可能性比燃油車要低得多。
為什么這樣說?相信關注過電動自燃事件的都有這樣一種感受,那就是車子的自燃速度非常之快,有時候幾乎就在一瞬間就能發生“爆炸”的情況。比如前段時期廣受熱議的林志穎車禍事件,車輛在撞上了隔離帶之后車輛瞬間起火燃燒,要是沒有路人及時把他拉出,那造成的結果可想而知,畢竟最后這輛車可是燒成了廢鐵。
所以說,盡管電動車的自燃概率要遠小于燃油車,可它一旦自燃起來,能否自保都是一個未知數,因為你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逃生啊!而且大多數人買車,本來就是為了出行方便,誰都不愿意坐在一個巨大的“炸藥包”身上,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,像是電動車這種自燃狀態,也怪不得仍有很多燃油車主堅決不選擇電動車。
除此之外,新能源汽車發生自燃的情況也是“百花齊放”的。有的是停止狀態中突然起火,有的是充電狀態中突然起火,有的則是行駛狀態突然起火,相比起大多數燃油車都在行駛狀態中自燃的現象,新能源汽車的自燃很沒有規律,這也意味著無論在哪種用車場景下,都有可能發生自燃,你說這種情況能不可怕嗎?
而且據國家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的最新數據顯示,2022年第一季度,國內接報的新能源汽車火災共計有640起,同比上升32%。平均下來,中國每天發生超過7例的新能源汽車火災,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不斷上升,自燃事件的發生或許還會更頻繁,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,的確至關重要。
小編語
很多人都說,新能源事故的頻發與電池出故障不無關系,所以加強電池這方面的研發是以后的必然途徑。不過,除了電池之外,消費者以及用車環境也很關鍵,比如說電池的人為濫用,過充、過放、飛線充電以及人為導致的充電線破損等問題。而關于新能源汽車的用車環境,其實大家都知道,新能源汽車出現起火事件本質就是因為熱量太多,所以在用車環境上,要避免讓新能源車處于太冷或者太熱的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