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中取栗
火中取栗 (火中取栗 ) 是一個漢語成語,拼音是huǒ zhōng qǔ lì,火中取栗是中性詞。。。。

拼音讀音
拼音huǒ zhōng qǔ lì
怎么讀
注音ㄏㄨㄛˇ ㄓㄨㄥ ㄑㄨˇ ㄌ一ˋˊ
出處十七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 封丹的寓言《猴子與貓》載:猴子騙貓取火中栗子,栗子讓猴子吃了,貓卻把腳上的毛燒掉了
例子我們目前自顧不暇,鄭成功不來就是天主保佑了,我們還好去惹他么。我們不能為別人火中取栗。(郭沫若《鄭成功》第五章)
正音“栗”,不能讀作“sù”。
用法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;比喻受人利用,冒險出力卻一無所得。
辨形“栗”,不能寫作“粟”。
謎語人
近義詞為人作嫁、代人受過
反義詞坐享其成
英語be a cat's paw
俄語таскáть каштáны из огня
日語火中(かちゅう)のくりを拾(ひろ)う
德語für jn die Kastanien aus dem Feuer holen
※ 成語火中取栗的拼音、火中取栗怎么讀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成語大全提供。
在線漢字轉拼音
進種善群 | 謂提高民族素質。 |
期頤之壽 | 期頤:百年。高壽的意思。 |
鐵郭金城 | 比喻設防堅固的城池。 |
易子而教 | 易:交換。交換孩子進行教育。 |
尾生之信 | 尾生: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,他為守約而甘心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約,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。 |
四書五經 | 四書:亦稱四子書,即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;五經: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經典。 |
銷聲匿跡 | 不出聲;不露面。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。銷:消失。 |
推三阻四 | 找各種借口推托、阻撓。 |
苦口之藥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。比喻尖銳的批評,聽起來覺得不舒服,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。 |
閉關自守 | 守:防守。封閉關口;并加以防守;不跟外界往來。也比喻因循守舊;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響。 |
識字知書 | 謂有文化知識。 |
儉以養德 | 節儉有助于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。 |
善游者溺 | 會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,因此而惹禍。 |
興高采烈 | 興致高;精神飽滿。采:精神;烈:強烈;旺盛。 |
國無寧日 | 寧:安寧。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。 |
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。 |
通俗易懂 |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。 |
舉直錯枉 | 舉:選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錯:通“措”,廢棄,放棄。枉:彎曲,比喻邪惡之人。起用正直賢良,罷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舉直厝枉”、“舉直措枉”。 |
風虎云龍 | 虎嘯生風,龍起生云。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。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,賢臣遇明君。 |
聰明反被聰明誤 |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。 |
各行其是 | 行:做;是:對的;其是:他自己認為是對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動不一致。 |
學而優則仕 | 優:有余力,學習了還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學習成績優秀然后提拔當官。 |
法不阿貴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討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。意思是秉公執法;不畏權貴。 |
依樣畫葫蘆 |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;也作“依樣葫蘆”;“比著葫蘆畫瓢”、“照葫蘆畫瓢”。 |
平地一聲雷 |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。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念茲在茲 | 念:思念;記念;茲:此;這個。念念不忘某件事。 |
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 |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,用恩德來回報恩德。 |
顧景慚形 | 看著身影,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。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、稱號等而感到慚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