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單全收 |
指按照禮單的數目全部接受。 |
痛不欲生 |
悲痛得不想再活下去了。痛:悲痛;欲:想;打算。 |
信口開合 |
比喻隨口亂說一氣。 |
滿滿當當 |
形容很滿的樣子。 |
新仇舊恨 |
新仇加舊恨。形容仇恨深。 |
物盡其用 |
各種東西凡有可用之處,都要盡量利用。指充分利用資源,一點不浪費。 |
勢力之交 |
勢:權勢;交:交往。為權勢利益進行的交往。指趨炎附勢的朋友。 |
八斗之才 |
八斗:指量多;才:才華。舊時比喻人才學豐富;詩文多而華美。 |
暮史朝經 |
經:指儒家經典。晚上讀史書,早晨讀經書。形容勤奮好學。 |
學而時習之 |
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。 |
口快心直 |
有啥說啥;想啥說啥。形容人性情直爽;語言明快。 |
兵荒馬亂 |
兵、馬:指戰爭;荒:荒亂。指社會秩序極端不安定。形容戰時社會動蕩不安;混亂的情景。 |
仁義道德 |
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。 |
春山如笑 |
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。 |
慷慨悲歌 |
情緒激昂地唱歌,以抒發悲壯的胸懷。 |
大張旗鼓 |
大規模地搖旗擂鼓(張:展開;鋪排;旗鼓: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;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。 |
目眩心花 |
眩:眼花;花:模糊不清。眼花繚亂,心神迷亂。 |
平心而論 |
論:說。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論;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。 |
一鼓作氣 |
一鼓:第一次擊鼓;作:振作;氣:士氣。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。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金口木舌 |
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臭名昭著 |
名:名聲;昭著:顯著;明顯。壞名聲誰都知道。 |
形影相隨 |
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
一覽無余 |
覽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冒失鬼 |
言語、舉動魯莽、輕率的人。 |
蕩然無余 |
蕩:洗滌;蕩然:干凈的樣子。全都毀壞,消失盡凈。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。 |
走過場 |
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,卻不實干。 |
無計可施 |
施:施展。沒有什么計謀可以施展。指一點辦法也沒有。 |
望塵靡及 |
見“望塵莫及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