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史子集 |
經:經書,儒家經典;史:史書;子:諸子百家著作;集:文集。指古代的經典著作。泛指古代典籍。 |
從俗就簡 |
依照通俗的做法,以求簡易。 |
有兩下子 |
比喻有點本領。 |
輪焉奐焉 |
形容房屋高大眾多。 |
前因后果 |
佛教講;先前種什么因;后來就結什么果;指事情發生的起因和它的結果。指事情的全部過程。 |
雪兆豐年 |
謂冬天大雪是來年豐收的預兆。 |
秣馬厲兵 |
磨好兵器,喂好馬。形容準備戰斗。 |
三人行,必有我師 |
三個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。指應該不恥下問,虛心向別人學習。 |
九霄云外 |
九霄:天的最高處。比喻無限高遠的地方。 |
拋磚引玉 |
拋出磚頭;引來白玉。比喻用粗淺的、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;引出別人高明的、或熟的意見或作品。常用作謙詞。 |
沒里沒外 |
里外不分,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。 |
自食其果 |
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。形容自己做壞事;自己受害。 |
歸十歸一 |
謂有條有理。 |
懸石程書 |
形容勤于政事。 |
三三兩兩 |
三個兩個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數不多。 |
共商國是 |
國是:國事;國家的大政方針。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。 |
眾建賢才 |
建:建樹;賢才:優秀的人才。選用眾多優秀的人才。 |
流里流氣 |
舉止輕浮,品行不端。 |
刻不容緩 |
刻:片刻;容:容許;緩:延緩;耽擱。一刻也不容許延緩。形容形勢十分緊迫。 |
一竅不通 |
竅:洞;這里指心竅。一竅都不是貫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閉塞、愚鈍。 |
禮壞樂缺 |
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切樹倒根 |
比喻徹底。 |
生知安行 |
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。 |
圖窮匕見 |
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。窮:盡;匕:匕首;短劍。 |
千真萬確 |
真:真實;確:確實。形容情況非常確實。 |
風風雨雨 |
刮風下雨,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。 |
戰不旋踵 |
旋:轉。踵:腳后跟。打仗時不向后轉。形容勇猛向前。 |
歐風美雨 |
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