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動聲色 |
動:變動;聲:說話的聲音;色:臉色。內心活動絲毫沒有在語言和神情上流露出來。形容鎮靜、沉著。也作“聲色不動”、“不露聲色”。 |
節用裕民 |
節約用度,使人民過富裕的生活。 |
一夕一朝 |
同“一朝一夕”。 |
目光短淺 |
缺乏遠見卓識的、只顧眼前利益的性質或狀態 |
山雨欲來風滿樓 |
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情勢。 |
舊地重游 |
重新來到曾經居住或游覽過的地方。 |
口快心直 |
有啥說啥;想啥說啥。形容人性情直爽;語言明快。 |
孜孜以求 |
不知疲倦地探求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喔咿儒睨 |
儒睨:強笑的樣子。形容老著臉皮,強作歡顏。 |
萬馬奔騰 |
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。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。奔騰:跳躍著奔跑。 |
一哄而起 |
喧鬧;起哄。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。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。 |
親上成親 |
謂原是親戚,又再結姻親。 |
紛亂如麻 |
麻:麻團。交錯雜亂像一團亂麻。 |
視死如歸 |
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。形容為了正義事業;不怕犧牲生命。 |
滿招損,謙受益 |
自滿會招致損失,謙虛可以得到益處。 |
三三兩兩 |
三個兩個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數不多。 |
敢不承命 |
敢:反語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? |
陽春白雪 |
陽春;白雪: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;后來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學藝術。 |
結纓伏劍 |
結纓:系上帽帶;伏劍:拔劍自刎。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。 |
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|
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,混一天算一天,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。 |
遺世絕俗 |
遺世:遺棄世間之事。脫離社會獨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來。 |
離奇古怪 |
十分奇特少見 |
霜露之悲 |
對父母先祖的悲思。 |
圓鑿方枘 |
鑿:榫眼;枘:榫頭。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赤膽忠心 |
赤:赤誠、真誠;忠:忠誠。形容很忠誠;有時也指非常真誠的心。也作“忠心赤膽”。 |
人盡其才 |
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。盡:全部用出。 |
今夕何夕 |
今夜是何夜?多用作贊嘆語。謂此是良辰。 |
無微不至 |
微:細微;至:到。形容關懷、照顧得非常細心周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