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重恩弘 |
重:崇高、深厚;弘:通“宏”,大。道德高尚,恩惠廣大。形容普施恩德。 |
滿滿當當 |
形容很滿的樣子。 |
落葉歸根 |
樹葉落到樹根旁。比喻事物有一定的歸宿。多指客居異鄉(xiāng)的人;最終還是要回歸本鄉(xiāng)本土。 |
習非成是 |
對某些錯誤事情習慣了,反以為本來就是對的。 |
起兵動眾 |
眾:大隊人馬。舊指大規(guī)模出兵。現(xiàn)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。 |
想望豐采 |
見“想望風采”。 |
逢人只說三分話 |
逢:遇見。指人與人互相欺瞞,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。 |
鑿壁借光 |
鑿:挖。在墻上鑿一小孔,借鄰居的燈光讀書。形容家貧刻苦讀書。 |
無時無刻 |
時、刻:時間;時候。沒有一時一刻。 |
一干二凈 |
形容非常干凈;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。 |
庖丁解牛 |
庖丁:廚師。廚師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觀規(guī)律的人;技術(shù)純熟神妙;做事得心應手。 |
過而能改 |
有了錯誤就能改正。 |
敲詐勒索 |
依仗權(quán)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;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。 |
昂藏七尺 |
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。 |
女扮男裝 |
女子穿上男裝,打扮成男子的模樣。 |
亡命之徒 |
指逃亡的人。也稱冒險犯法;不顧性命的人。亡:無;命:名;亡命:逃匿則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類人(含貶義)。 |
各行其是 |
行:做;是:對的;其是:他自己認為是對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動不一致。 |
狼吞虎咽 |
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。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。 |
形影相隨 |
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(guān)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
樂以忘憂 |
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。 |
祝哽祝噎 |
祝:禱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養(yǎng)老的表示: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,設(shè)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。 |
無窮無盡 |
窮、盡:完。沒有盡頭;沒有限度。 |
鞭辟入里 |
鞭辟:鞭策,激勵;里:最里層。形容作學問切實。也形容分析透徹,切中要害。 |
大勢所趨 |
大勢:總體局勢;趨:向、往。整個局勢發(fā)展的趨向。 |
過五關(guān)斬六將 |
比喻克服重重困難。這是《三國演義》中描寫關(guān)羽的故事。 |
神經(jīng)過敏 |
①癥狀名。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的感覺機能異常銳敏,神經(jīng)衰弱患者大都有這種癥狀。②泛指多疑,好大驚小怪。 |
書不釋手 |
手里的書舍不得放下。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。 |
見所不見 |
見“見所未見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