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復如是 |
復:又,再。也是這樣。 |
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 |
憂慮在天下人之前,享受在天下人之后。比喻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。 |
易子而教 |
易:交換。交換孩子進行教育。 |
用心良苦 |
費勁心血 |
男女授受不親 |
授:給予;受:接受;親:親自接觸。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、言談或授受物件,限制男女交往 |
篤近舉遠 |
篤:忠實,厚道;舉:舉薦,選拔。對關系近的厚道,對關系遠的舉薦,指同等待人。 |
安安靜靜 |
指沒有聲音,沒有吵鬧和喧嘩。 |
九霄云外 |
九霄:天的最高處。比喻無限高遠的地方。 |
路無拾遺 |
見“路不拾遺”。 |
經緯天地 |
經:絲織品的直線;緯:絲織品的橫線。形容人的才能極大,能經營天下,治理國政。 |
煢煢孑立 |
孤獨無依的樣子。 |
打情賣笑 |
打情罵俏,指男女調情。 |
美人遲暮 |
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。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。 |
刻不容緩 |
刻:片刻;容:容許;緩:延緩;耽擱。一刻也不容許延緩。形容形勢十分緊迫。 |
羊質虎皮 |
質:本性。羊雖然披上虎皮,還是見到草就喜歡,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,它的本性沒有變。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。 |
空腹高心 |
腹內空虛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無真才實學。 |
通時合變 |
同“通權達變”。 |
苦口婆心 |
苦口: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;婆心:老婆婆的心腸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。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。 |
無影無蹤 |
蹤:蹤跡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坐以待斃 |
待:等待;斃:死。坐著等死。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。 |
剛愎自用 |
剛:強硬。愎:固執;任性。剛愎:倔強固執;不接受別人的意見。自用:自以為是。固執任性;自以為是。 |
茍合取容 |
茍合:茍且附合;取容:取悅,討好。茍且迎合,取悅于人。 |
無所畏懼 |
畏懼:害怕。沒有什么可害怕的。形容什么也不怕。 |
金蟬脫殼 |
金蟬:金黃色的知了;殼:堅硬的外皮。蟬變為成蟲時脫去原來的外殼。比喻用計脫身;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。 |
十八層地獄 |
層:重。地獄:佛教、基督教等指死后靈魂受苦的地方。迷信認為人在生時為非作惡,死后進入十八層地獄,不得翻身。比喻悲慘的報應。 |
變化無方 |
方:方向,引申為準則。善于變化沒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。形容行動不因循守舊,變化多端。 |
一如既往 |
指態度沒有變化;完全像從前一樣。一:完全;如:像;既往:從前。 |
不好意思 |
①表示礙于情面而只能怎樣或不便怎樣。②害羞;難為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