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明行修 |
舊指通曉經學,品行端正。 |
直言賈禍 |
直:坦率、直爽;賈:買,引伸為招致。指說話坦率的人會惹禍。 |
從俗就簡 |
依照通俗的做法,以求簡易。 |
物盡其用 |
各種東西凡有可用之處,都要盡量利用。指充分利用資源,一點不浪費。 |
知無不言,言無不聽 |
說的人,凡是知道的無不說出,聽的人,沒有一句話不接受。 |
南轅北轍 |
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。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。 |
損人不利己 |
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。 |
心直口快 |
性情直爽;有話就說。直:直爽。 |
表里如一 |
表:外表;里:內心。外表和內心一個樣。外表與內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論、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
己溺己饑 |
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戶告人曉 |
讓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互通有無 |
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。 |
戰天斗地 |
戰、斗:泛指斗爭。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。 |
春光明媚 |
明媚:鮮艷可愛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 |
風聲鶴唳 |
唳:鶴鳴聲。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。形容驚慌失措;或自相驚擾。 |
龍馭上賓 |
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地大物博 |
地域遼闊;物產豐富。 |
閑情逸致 |
逸:安閑;致:興致。指毫無事物所累;輕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。 |
孜孜不倦 |
勤奮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故態復萌 |
老樣子又重新恢復。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
奮起直追 |
奮:鳥類展翅起飛。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;振作起來;一股勁地趕上去。 |
風風雨雨 |
刮風下雨,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。 |
精明強干 |
精細聰明;善于辦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
耳聰目明 |
聰:聽覺靈敏。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。 |
義不容辭 |
義:道義;容:允許。辭:推辭。道義上不允許推辭。 |
淺見薄識 |
淺見:膚淺的見解。形容見聞不廣,知識貧乏。 |
馳魂宕魄 |
形容振撼心靈。 |
精兵強將 |
精良的士兵,勇猛的將領。形容戰斗力很強的將士。 |